Oct 21~24, 2023【晚秋の贅沢な山旅 PART②】黒部峽谷♡下之廊下|日本北阿爾卑斯山秘境健行+野營+秘湯溫泉 DAY 1(黒部水壩〜下之廊下〜阿曾原溫泉)

油羅山,海拔高度1764公尺,位於新竹縣五峰鄉,登山口位於羅山林道(林道裡有多處登山口,一般都是從第一登山口起登),山頂無展望,有二等三角點(No 1555)及森林三角點基石。雖然海拔高度不算高,但是從登山口到山頂,需爬升600公尺的落差,對體能來說小具挑戰!可原路來回,也可以走O形一圈,全線漫步於原始森林中,山頂無展望,唯樹林空隙隱約可遠眺大霸群峰與霞山稜線。
霞山,一個美麗的山名,海拔高度2167公尺,位於五峰鄉與尖石鄉的交界處,是新竹縣群山之地圖中心,以縱深難行聞名。山頂有二等三角點基石(No 1554)。
霞山有多條登山路線可前往,例如從屯野生台山登上錦屏山再前往霞山,或是先登上麥巴來山再前往霞山,據說也有霞喀羅古道的路線。但不管怎麼走,想要一天之內摸到霞山的三角點,都是路途陡長且遙遠,往返至少要12小時以上,因此霞山可說是台灣中級山裡,以硬斗聞名的山頭之一。
這次和山友丹尼來走的「油霞縱走」,即為造訪霞山的其中一條路線,由羅山林道北線登頂油羅山後,再縱走至霞山,單程至少需要300分鐘,屬於健腳行程,若無充分準備,切勿輕易來挑戰。
從霞山還可以續行至「霞山東南峰」,路程約30分鐘,有山字森林三角點,不過今天時間有限沒有順路過去。而岳界著名的「油霞麥縱走」,即是從霞山繼續縱走至麥巴來山(海拔高度2113公尺,三等三角點 No 6284),再下至農改場五峰工作站的環狀路線,全程約30幾公里,步程約需15~16小時,且需二地接駁,被山友稱之為「從雞叫走到鬼叫,一生只爬一次」的經典中級山路線。
這次這趟油霞縱走下來,覺得油霞麥縱走對我們來講應該也還OK,頂多就是多走3至4小時的路程而已,只是要清晨更早摸黑出發就是了,但最大的問題是下山後還要從五峰工作站走回羅山林道登山口,這段路車程就要半小時,如果沒有接駁,下山後再徒步走這段路可能會直接崩潰吧LOL
雙十節連假最後兩天,本來跟山友丹尼想前往另外一處可以賞巨木的路線登山,不過該路線需要申請入山,我們的計劃太臨時,來不及申請入山,丹尼又說想在山上露營,最後想到今年五月曾經去走過的油羅山,那邊似乎有縱走路線可以走,最後決定來挑戰一下油霞縱走。
前一天下午從桃園出發,車行約兩個多小時抵達羅山林道,途中在便利商店補給,跟路邊的攤販買了幾隻水煮玉米、山豬肉當晚餐泡麵的配菜。
下午5點抵達羅山林道的第一登山口,停好車帶上露營裝備,步行入林道約五分鐘,找到一處還行的空地紮營,此時正好夕陽西下,粉色的晚霞美景令人讚嘆!林道不遠處也能看到其他的露營客,羅山林道真的是北部地區相當熱門的露營地點呢!
吃完晚餐,晚上8點左右熄燈睡覺。隔天清晨4點多起床,簡單弄個泡麵吃,收拾好露營裝備,早上6點從第一登山口輕裝出發。走在早晨的寂靜杉木林山徑中,不時可以聽見林中鳥獸發生的聲響,因為幾個月前已經走過油羅山,所以這條路線很熟悉。
早上7點40分抵達油羅山山頂,大約花了一個半小時,跟我上次自己來走的時間差不多。小休息15分鐘後,出發繼續往霞山邁進!從油羅山前往霞山的油霞縱走山徑,比剛才顯得更加原始粗獷,不過路徑還算清晰,也不時能看見登山布條,對於經常有在走中級山和古道的山友來說,基本上不會有問題,需要的就只是體能而已。但如果是登山新手,則不太建議自行前往。
油霞縱走的途中,除了感受台灣中級山的狂野粗獷,不時還能看見形狀奇特的巨木和倒木,這些死亡的倒木,是森林裡的生物資本,在歷經四季輪替、緩緩降解的過程中,倒木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内,為森林中的動物、植物、真菌、細菌等提供理想的環境,以另一種形式,成為森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謂「一木倒、萬物生」,詮釋的正是向死而生的生命禮讚和自然之歌。
從油羅山出發後,先是一段緩下坡,大約過了50分鐘後,經過1836峰,牌子已經斷成兩截,不休息續行。途中遇到一隊大約10幾人的大學生隊伍(好像是中興大學的登山社),各個身背重裝,真不簡單!跟領頭的妹子交談幾句得知他們是昨天從羅山林道上山,在霞山附近的營地紮營,今天原路下山。
過了1836峰之後,山徑起伏更加明顯,一路上都是走在沒有展望的稜線上,不斷不斷上上下下,翻越一座一座的假山頭,且途中有多處會經過瘦陵地形,要踩穩步伐小心通過。
不知道經過了幾次上坡下坡後,上午10點12分經過1950峰,一樣不休息續行。在走大約半小時後,經過一處可以下切至羅山林道南線8.6K攔沙壩的岔路口,樹上有牌子寫著到霞山還剩50分鐘。其實如果不想原路來回自虐,登頂霞山後,可以從這邊下切羅山林道南線,再走回北線第一登山口,這樣O形走一圈,應該是相對比較輕鬆的。
但是因為這次行前沒有時間做功課,雖然有下載航跡,但是不知道這段下切路,以及羅山林道南線路近期的路況如何,如果途中有崩蹋無法通行,到時勢必得原路再爬回來,肯定會走到天黑走到7788,不想冒這個風險,所以我們決定保險一點登頂後原路下山。
終於在上午11點35分抵達霞山山頂,霞山真不愧是一座路途遙遠的中級山,可能是因為天氣不熱,雖然當下沒有感覺特別累,但下山之後看航跡紀錄,今天全程走了20公里左右,竟能累積出2000公尺的爬升,至今為止17年的登山經歷中,像這樣子走的次數,印象中也沒幾次吧。下山之後,隔天爬樓梯,膝蓋竟然出現久違的輕微痠痛感,跟去日本縱走五天回國後的感覺有87分相似呢!
不意外,今天霞山山頂被我們兩人包場,跟上次從裡冷林道登八仙山一樣。從山頂再往前行半小時,可以到霞山東南峰,然後還有麥巴萊山,即岳界所稱的油霞麥縱走。假如現在是早上10點左右,且有安排好接駁,我覺得完全可以繼續走。可惜這趟沒有準備,不過今天的油霞縱走,已經令我相當滿足了,麥巴萊山就等下次有機會再單攻吧!
我們在霞山山頂吃午餐休息大約半小時,丹尼吃乾燥飯,我吃牛肉乾配紅牛飲料,另外泡了一杯四季春烏龍茶乳喝,補充了能量和水份後,血量條再次補滿了一半,足以應付下半場的回程!
中午12點10分左右啟程出發下山,回程雖然下坡居多,比來的時候商為輕鬆一些,但是返回油羅山的途中仍是有幾段爬坡。下午1點10分左右經過1950峰,接著下午1點33分經過1930峰,下午3點07分回到油羅山。從這裡到登山口,幾乎都是下坡路段了,不過也不想耽誤太多時間,因此休息五分鐘後起身續續下山。
下午3點多,油羅山步道的杉木林裡,已經開始起霧,彷彿身處迷霧森林中,飄渺夢幻。最後我們在下午4點12分左右下山抵達北線第一登山口,有點小累但平安無事完成這趟油霞縱走路線。下次應該會找時間從農改場起登單攻麥巴來山吧,看山友的紀錄應該五小時左右能完成。
感謝山友丹尼陪爬,下山後丹尼說這個路線連他都覺得快要不行了(笑),結果下山隔天又去跑步5公里,狂人無誤...
油霞縱走健行足跡(羅山林道北線第一登山口原路往返):https://www.sports-tracker.com/workout/davidwang400/68eb633b9b79ac272b8bf81b
第一天下午抵達羅山林道北線第一登山口,今天要在羅山林道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