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3的文章

May 2023【台中南屯】地雷店食記|森鐵板燒|用餐體驗差,價格超貴卻豪無價值。小心別踩雷!!!

圖片
老饕友人前陣子預約了這家位於 台中南屯益豐路四段 的鐵板燒店「 森鐵板燒 」,這週末應同學的邀約回台中用餐。這家店主打無油烹煮,中午用餐時間一進門,裡面感覺空蕩蕩的沒什麼客人,心裡先感到一陣不妙,店裡的黑色系裝潢,應該是想呈現出低調高級的感覺,來反映菜單上的盤子價位。 服務員先領我們到一樓的甜點區去看菜單(用餐區在二樓),老饕同學點了8880元的日本皇室12A和牛單人套餐,另外加點牛肉炒飯,我只點了便宜的2680元森戶牛排單人套餐,另外再單點一份櫻花蝦炒飯(加上服務費,我大概花了3400多)。 聚餐前就跟友人說過我只會點2000多的餐,正在看菜單,要翻頁到有比較便宜的套餐頁面時,服務人員卻一直積極介紹高價位的和牛套餐說:你朋友點的是 #%$%元的$%#$^和牛套餐 ,感覺就像是在向你推坑「你同行友人點的是高級套餐唷,你484也應該點個高價位的套餐呀?」,這種感覺。 然後這家店最貴的和牛套餐,那片肉竟要價16000元,不知道哪種高級人(盤子)才吃的起。我這種低俗的人,寧願拿來買一張機票,飛去日本吃道地的日本和牛。 到了二樓,會先上前菜(沙拉跟烤麵包,還有濃湯),友人似乎發現到他的叉子上有不乾淨的東西,請服務員換一支新的給他(還米其林推薦餐廳咧??呵呵呵...)。 前菜上桌後,服務員會一直站在旁邊看,距離還滿近的,感覺好像逼迫你快點吃,無形中給人很大的用餐壓力,吃完一道菜後,盤子就瞬間被收走,連吃牛排用的叉子也一併給我收走,後來提醒才送一支新的上來。 跟我們同桌用餐的還有另外兩對情侶,這位忘了姓啥的中年男子主廚,就同時為我們三桌客人服務,看他在料理食材時,發現怎麼一塊抹布,一直重複使用,擦完鐵板燒的鐵板後,就直接放到一旁桌上,下次要料理食材前,又再次拿起來,繼續在鐵板上擦一擦,感覺就很噁心,旁邊的桌上難道沒細菌嗎? 接著炒飯上桌了,主廚很認真在炒飯沒錯,邊炒飯邊開始跟我們哈拉,說我們這個炒飯啊~怎樣怎樣棒棒噠,這個櫻花蝦怎樣怎樣敲香敲好吃唷。其實給人的感覺就是老王賣瓜,然後服務員也在一旁忙著唱雙簧:「我們主廚的炒飯真的很好吃喔」,我心想:好不好吃,客人自己吃一口不就知道了,你們講的嘴角全是泡沫不累嗎?聽久都感到厭煩! 吃下一口一份300多快要400元的櫻花蝦炒飯,細嚼幾口後,感覺香氣一般般、鑊氣沒有,飯則是太乾、顆粒感太重,沒有任何特色,也不令人感到驚艷,更不是勞資喜番

Sep, 2023【新竹關西】新手的百岳登山練習場|石牛山步道O型路線健行(中線A上左線B下)

圖片
位於新竹關西的 石牛山 ,名列台灣小百岳No.25,位於新竹關西,海拔高度671公尺,因頂峰的巨岩形似巨牛而得其名。山頂展望絕佳,有顆三等三角點基石,編號6247。向北可眺望石門水庫、桃園市區,東望外鳥嘴山、貴妃山等稜線,是桃園龍潭地區的郊山熱門景點。 石牛山位於 石門水庫 南側,與北側的 溪洲山 遙遙相望,有多種不同的登頂路線,其中最多人採用的是從 石福宮 起登,取 中線(A線) 上、 左線(B線) 下的O型走法(Google導航設定 石牛山登山口 即可抵達)。 另外還有一條右線,但距離是這三條路線中最長的。再者,如果體力不錯的話,也可以從石門水庫那邊的 石門山 起登,走一個稱為 雙石縱走 的8字型路線。 中線路線為溪谷石壁步道,地形變化較大,山徑與溪谷交錯而行,有層層相疊的五重瀑、巨岩和石洞等挑戰地形,落差達三百多公尺,過程中能體驗攀爬的樂趣,而左線則較為平緩,比較適合下山走。 這個O型路線,走一圈大約4.5公里,算是不太困難的短程路線,即使有溪床石壁路,以及許多拉繩路段,但基本上都不算艱難。今天途中碰到不少小朋友,也有登山團體。 今天臨時起意,中午前來關西 石牛山 散步,以中線上左線下的走法繞了一圈,上山大約一小時,山頂休息10分鐘,下山大約35分鐘,全程花了1小時45分鐘。算是一趟有流到汗的午後小散步! 下山後在登山口附近,跟路旁小販買了一瓶冰涼的青草茶解渴,然後取車返回林口。 新竹關西_石牛山O型路線健行足跡: https://www.sports-tracker.com/workout/davidwang400/65069f0e0ad9e00d4a0dfa30

Sep, 2023【桃園龍潭】輕鬆登頂石門山欣賞石門水庫湖光山色|景春步道+小竹坑古道O型路線午後健行

圖片
位於桃園龍潭的 石門山 (海拔551公尺),又名 小竹坑山 ,為 台灣小百岳024 ,也是大桃園地區熱門的三座小百岳之一。山頂有顆一等三角點,另有一顆水源點及殖產局三角補點基石,視野相當良好,可俯瞰龍潭地區,是一座相當熱門的郊山,假日常有許多遊客造訪。 不過今天明明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今天來走了一圈,沿途碰到的山友,卻沒有超過五位,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可能是颱風快登陸的關係吧。 石門山有許多登山口,分別是環湖公路的 北端入口 、仁和道路的 南端入口 ,以及由觀音像、 勞工育樂中心 起登,也有人是從 小粗坑古道 走上來。山路四通八達,步道沿途植物茂密,林相豐富。 我今天是導航 石門山(北端)登山口 ,這裡附近有許多停車格,停車還算方便,且假日有許多攤販,賣水蜜桃、蜜餞、青草茶、蔥油餅的,還有賣登山揹包和登山杖的都有。旁邊也有公共廁所,並設有沖洗沾滿泥土鞋子的洗刷區可以使用。 出發前,在登山口前買了一瓶無糖青草茶帶上路。其實原本是計畫走 石門山+石牛山 的8字型路線,也就是所謂的「 雙石縱走 」,不過這個路線大概要5、6個小時,今天時間已經有點晚了,只好改變計劃,走8字形路線的上半部O型一週,大概6.7公里的距離,也算是一趟不錯的健行。 下午一點多出發,從入口的停車處,要先走一小段舖滿碎石的步道才會到「 景春步道 」的入口,今天中午剛出發時,就下起一陣小雨,為求方便撐起輕便遮陽傘前進,幸好雨下了10幾分鐘就停了。「景春步道」入口前的電線桿上有指標,直行的山徑是 景春步道 ,左側路線則是 好漢坡、南端入口 。 石門山的「 景春步道 」為沿著山谷溪流的原始山徑緩緩上行,因山徑潮濕,兩旁有許多蕨類植物。且石門山步道的山徑岔路不少,雖然大眾郊山路線應該沒什麼危險,但是來走的話最好還是先下載個航跡。 不久即來到第一個岔路,直覺取左往上走,走了一段路後看了地圖,偏離了原定路線,不過沒有大礙,只是從原定路線旁邊的山徑多走了一小圈,稍微多花一些時間,最後還是會回到原本的路線上。 石門山步道雖然屬於原始山徑,但沿途皆有地圖和指示牌,步道也算是規劃的很完善了,唯獨過石門山後,往南端登山口的下山路徑下過雨比較濕滑外,其餘走來都沒有太大問題。 下午2點左右,來到一處,樹上有牌子寫著「 清水坑山 」4分鐘,決定走過去看看。叉路取右,約行3分鐘即可抵達清水坑山,又稱 石門山東北峰 ,海拔515公尺,

文章列表

聯絡我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