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3的文章

【南投信義】丹大林道與消失的省道台16線|可徒步深入中央山脈的經典長程林道

圖片
布農族人有這麼一句話:「濁水溪的上游,不是終點,是我們布農文化的起源」,這句話揭開 丹大林道 的旅行序幕。下面是幾年前,丹大林道還沒被媒體大肆報導前,我曾在某個冬季前往安靜的丹大林道徒步健行和野營,以及在工寮過夜的三天兩夜重裝健行紀錄。 2024.01.31更新:合流坪的鋼便橋已於今日被台電撤除了 連結: 台電施工後丹大林道「恢復」通行! 拆橋挖巨溝「車輛恐無法通過」 丹大地區 位於臺灣本島中部之濁水溪上游,行政區隸屬於南投縣信義鄉,為全國面積第二大的鄉鎮。丹大地區也是濁水溪的發源處。東側翻過中央山脈可達花蓮,南鄰玉山國家公園,西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北側則與仁愛鄉相接。 潭南、雙龍、地利及人和四村等區域皆位於信義鄉,著名的 丹大(孫海)林道 便位於地利村中,沿著步道往東至花蓮邊界處可與七彩湖相接。其中地利村及雙龍村面積最大,合佔本區約七成面積,人和村次之,面積最小者為潭南村 。 丹大林道周邊地圖 丹大林道路徑示意圖 日治時期西元1943年,原本預計將東部花蓮木瓜溪流域附近的水力發電廠所生產的剩餘電力運輸到西部,但因為日本在1945年戰敗後,計畫就宣告中止,1948年台灣工業急速發展,用電量大增,直到1950年獲得美國援助執行了能高路線全長45公里的69kV東西向輸電計畫。 之後為了解決花東地區電力供應問題,台電於1985年開始研究新東西輸電之路線,最後決定自南投明潭發電廠與大觀第二發電廠輸送電力至花蓮鳳林超高壓變電所,此新東西輸電線於1990年開始辦理路線中心測量,1998年完工,全長72.4公里。 沿線共有196座電塔,線路橫跨中央山脈海拔2925公尺的崇山峻嶺,並在「 七彩湖 」附近的越嶺處設有「 光華復旦 」紀念碑,西以 丹大林道 、東以 萬榮林道 為維修保線道路。 丹大林道是深入丹大地區的重要通道,1958年(民國47年),出生於現今雲林縣口湖鄉的孫海,標得林務局巒丹大事業區第八林班地檜木原始林採伐權及伐木後的重新造林權,為了進入深林,孫海沿著原本的山徑開闢出可以卡車通行的丹大林道,因此丹大林道也被稱為「 孫海林道 」。 當年為了闢築林道與運輸需要,孫海建造了一座木橋於合流坪橫跨濁水溪,之後改為水泥橋,這座橋就是著名的「 孫海橋 」。 為了伐木業而開闢的丹大林道,其終點一開始並不是在七彩湖,後半段到光華復旦碑約12公里路段,是台電為了興建東西線輸電工程,才於

Sep, 2023【新竹關西】新手的百岳登山練習場|石牛山步道O型路線健行(中線A上左線B下)

圖片
位於新竹關西的 石牛山 ,名列台灣小百岳No.25,位於新竹關西,海拔高度671公尺,因頂峰的巨岩形似巨牛而得其名。山頂展望絕佳,有顆三等三角點基石,編號6247。向北可眺望石門水庫、桃園市區,東望外鳥嘴山、貴妃山等稜線,是桃園龍潭地區的郊山熱門景點。 石牛山位於 石門水庫 南側,與北側的 溪洲山 遙遙相望,有多種不同的登頂路線,其中最多人採用的是從 石福宮 起登,取 中線(A線) 上、 左線(B線) 下的O型走法(Google導航設定 石牛山登山口 即可抵達)。 另外還有一條右線,但距離是這三條路線中最長的。再者,如果體力不錯的話,也可以從石門水庫那邊的 石門山 起登,走一個稱為 雙石縱走 的8字型路線。 中線路線為溪谷石壁步道,地形變化較大,山徑與溪谷交錯而行,有層層相疊的五重瀑、巨岩和石洞等挑戰地形,落差達三百多公尺,過程中能體驗攀爬的樂趣,而左線則較為平緩,比較適合下山走。 這個O型路線,走一圈大約4.5公里,算是不太困難的短程路線,即使有溪床石壁路,以及許多拉繩路段,但基本上都不算艱難。今天途中碰到不少小朋友,也有登山團體。 今天臨時起意,中午前來關西 石牛山 散步,以中線上左線下的走法繞了一圈,上山大約一小時,山頂休息10分鐘,下山大約35分鐘,全程花了1小時45分鐘。算是一趟有流到汗的午後小散步! 下山後在登山口附近,跟路旁小販買了一瓶冰涼的青草茶解渴,然後取車返回林口。 新竹關西_石牛山O型路線健行足跡: https://www.sports-tracker.com/workout/davidwang400/65069f0e0ad9e00d4a0dfa30

Sep, 2023【桃園龍潭】輕鬆登頂石門山欣賞石門水庫湖光山色|景春步道+小竹坑古道O型路線午後健行

圖片
位於桃園龍潭的 石門山 (海拔551公尺),又名 小竹坑山 ,為 台灣小百岳024 ,也是大桃園地區熱門的三座小百岳之一。山頂有顆一等三角點,另有一顆水源點及殖產局三角補點基石,視野相當良好,可俯瞰龍潭地區,是一座相當熱門的郊山,假日常有許多遊客造訪。 不過今天明明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今天來走了一圈,沿途碰到的山友,卻沒有超過五位,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可能是颱風快登陸的關係吧。 石門山有許多登山口,分別是環湖公路的 北端入口 、仁和道路的 南端入口 ,以及由觀音像、 勞工育樂中心 起登,也有人是從 小粗坑古道 走上來。山路四通八達,步道沿途植物茂密,林相豐富。 我今天是導航 石門山(北端)登山口 ,這裡附近有許多停車格,停車還算方便,且假日有許多攤販,賣水蜜桃、蜜餞、青草茶、蔥油餅的,還有賣登山揹包和登山杖的都有。旁邊也有公共廁所,並設有沖洗沾滿泥土鞋子的洗刷區可以使用。 出發前,在登山口前買了一瓶無糖青草茶帶上路。其實原本是計畫走 石門山+石牛山 的8字型路線,也就是所謂的「 雙石縱走 」,不過這個路線大概要5、6個小時,今天時間已經有點晚了,只好改變計劃,走8字形路線的上半部O型一週,大概6.7公里的距離,也算是一趟不錯的健行。 下午一點多出發,從入口的停車處,要先走一小段舖滿碎石的步道才會到「 景春步道 」的入口,今天中午剛出發時,就下起一陣小雨,為求方便撐起輕便遮陽傘前進,幸好雨下了10幾分鐘就停了。「景春步道」入口前的電線桿上有指標,直行的山徑是 景春步道 ,左側路線則是 好漢坡、南端入口 。 石門山的「 景春步道 」為沿著山谷溪流的原始山徑緩緩上行,因山徑潮濕,兩旁有許多蕨類植物。且石門山步道的山徑岔路不少,雖然大眾郊山路線應該沒什麼危險,但是來走的話最好還是先下載個航跡。 不久即來到第一個岔路,直覺取左往上走,走了一段路後看了地圖,偏離了原定路線,不過沒有大礙,只是從原定路線旁邊的山徑多走了一小圈,稍微多花一些時間,最後還是會回到原本的路線上。 石門山步道雖然屬於原始山徑,但沿途皆有地圖和指示牌,步道也算是規劃的很完善了,唯獨過石門山後,往南端登山口的下山路徑下過雨比較濕滑外,其餘走來都沒有太大問題。 下午2點左右,來到一處,樹上有牌子寫著「 清水坑山 」4分鐘,決定走過去看看。叉路取右,約行3分鐘即可抵達清水坑山,又稱 石門山東北峰 ,海拔515公尺,

文章列表

Contact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