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21~24, 2023【晚秋の贅沢な山旅 PART②】黒部峽谷♡下之廊下|日本北阿爾卑斯山秘境健行+野營+秘湯溫泉 DAY 1(黒部水壩〜下之廊下〜阿曾原溫泉)

中秋連假請了三天特休,連放九天假,今天下午,本來想去新竹走另一個10幾公里的健行路線,可惜太晚出門,看了時間不太適合,下快速道路後,臨時改變導航路線,想起前陣子去芝生毛台山時,開車經過某個轉彎處,眼角餘光瞄到的魯壁山登山口。
於是決定就來去走一趟魯壁山、東穗山O型路線好了!這雖是個中級山路線,不過距離才6公里不到,可以算是入門級別的路線,而且從東穗山半山腰的岔路口下山後就接上竹60鄉道了,就算是走到天色暗了也不用擔心。
魯壁山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海拔約1589公尺,其名稱來自泰雅語「Lupi」,意為「可以歇息的草地」。這座山是銜接宇羅縱走的起點,也是一條廣受歡迎的入門級中級山路線。步道大多行走在舒適柔軟的松針地毯上,被高聳的杜筍、松、杉木林所環抱,林相優美,氛圍靜謐。
出發前在超商買了一個克林姆麵包當午餐,便驅車直奔新竹尖石,下午2點半左右抵達魯壁山登山口,U字型彎道的登山口旁就是個小停車場,加上今天不是假日,所以車位完全不是問題。停好車後下午2點40分左右待上兩瓶水起登。
魯壁山的登山步道是有官方維護的,一開始都是枕木階梯,且才走兩分鐘就看到有個休息的木椅,走起來也相當輕鬆!如果沒有要連走東穗山的話,原路往返魯壁山,大概只要不到20分鐘,跟遛狗走到附近的超商一樣輕鬆!
從魯壁山往東穗山的山徑則較為原始且多樣,包含陡峭的拉繩路段、需要手腳並用的樹根盤根錯節地形,以及部分路段行走在稜線上,頗具挑戰性,屬於中級山中稍微有難度的路線。山頂設有三等三角點,但被樹林環繞,展望不佳。
魯壁山的林相應該是杜鵑林,彎曲有型的樹幹相當優美,且因為屬於中海拔,即使平地依舊酷熱、這裡走起來卻相當涼爽,總算是可以感受到微微的秋日氣息。
漫步走了大約20分鐘,抵達魯壁山山頂,山頂無基點,海拔高度1589公尺。因為周遭樹木太茂密,只有一點點視野,不休息續行。
前行往東穗山的山徑,林相整體來說都差不多,但感覺比剛才稍微原始一些!不過沿途幾乎都可見到布條,有些落差較大的地點,也都有架繩輔助,所以其實也沒什麼危險的。
下午3點40分左右,來到了下往東穗山登山口,以及登頂東穗山的岔路口,從這裡到東穗山山頂,大約爬升180公尺左右,是全程唯一小累的路段。
續行爬升20分鐘後,終於在下午4點抵達東穗山山頂,東穗山海拔高度1724公尺,又稱玉峰山,山頂設有三等三角點6250號。從東穗山山頂,可以續行往石麻達山、島田山的方向。石麻達山標示約220分鐘,如果有接駁,應該可以接高島縱走路線,應該是個不錯的一日縱走路線!不過今天不可能走,簡單拍個照,大約休息5分鐘後,即原路折返。
回到稍早經過的岔路口後,取右下切前往東穗山登山口,這段下切有點陡,不到一公里的距離,大約下降了200公尺的落差,如果從這邊上東穗山,應該會比較累吧!
下午4點半左右,經過一處廢棄鐵皮屋,這裡已經出現水泥路了,繼續往下走一小段後,便接上竹60鄉道約22K處。接著再續行約20分鐘,即回到魯壁山登山口的停車空地。
附近有一間「魯壁一家人」餐廳,本想去吃個簡餐喝杯咖啡,結果櫃檯人員說營業結束了,只好直接下山回家。回到桃園,在長庚飲料街的某家鴨肉飯店外帶幾樣東西回家,遛完狗洗完澡,晚上10點多才吃到今天正常的第一餐。
今天這樣走了一圈O形,全程約5.8公里,耗時2小時20分鐘。簡單來說,這條路線走來涼爽,林相也不錯,有開車經過這裡的話,相當適合去走走散步一下!
新竹尖石_魯壁山、東穗山O型健行足跡:https://www.sports-tracker.com/workout/davidwang400/68e6273637ad3828295cd1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