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024 晚夏的黑部源流4泊5日山旅 PART ①【溪流登攀&溫泉三昧】赤木沢~五郎沢~祖父沢遡行&雲ノ平~高天原~裏銀座縱走(旅途的開始)

圖片
今年晚夏的山旅,我前往了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黑部源流域進行為期五天四夜的溪流登攀+登山縱走行程。黑部川源流一帶的山域,雖然過去幾年已造訪過多次,不過這回是第一次在日本進行溪流登攀(日本叫「 沢登り 」),而且是在我特愛的黑部川流域,讓我對黑部源流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此行也順路造訪了五年前就計畫要去,但是因爲颱風而沒能去成的「 雲ノ平 」,以及有「 日本第一遠的溫泉 」之稱的秘湯「 高天原溫泉 」泡湯。然後還走了去年因為天氣惡劣而沒能走的「 裏銀座縱走路線 」下山,完成這趟縱橫黑部源流域,總距離50幾公里的溪流登攀和登山旅行。 黑部川 (日語:黒部川/くろべがわ)是日本富山縣東部的一級河川,為黑部川水系的本流,它被列為富山縣的七大河流之一,其他六條河流分別是片貝川、早月川、常願寺川、神通川、莊川和小矢部川。 黑部川 大部分蜿蜒於深山內,形成十分陡峭的黑部峽谷,如果想親身感受黑部峽谷的壯闊,走一趟 下ノ廊下 和 水平步道 ,絕對是畢生難忘的體驗。 下圖為黑部川水系流域的示意圖,從海拔2924米的 鷲羽岳 降下的的最初的一滴水,流經 奧ノ廊下 、 上ノ廊下 、 下ノ廊下 ,並匯聚了黑部山區眾多支流的溪水後,向北奔流而下,然後流入富山灣,最後進入日本海。 下圖是這趟山旅所進行的溪流登攀(沢登り)的區域,包括 赤木沢 、 五郎沢 、 祖父沢 等黑部川支流,主要位於黑部川的源頭,尤其是赤木沢,更有著「 日本第一美溪 」之稱號。 黑部源流…這幾個字對登山者來說有著特殊的魔力。人跡罕至的秘境,峽谷綿延的 上ノ廊下 ,激流沖刷岩石的 下ノ廊下 ,源頭的雲ノ平瑞士庭園等。在這黑部源流的一隅,一條溫柔的小溪緩緩流入。赤木沢與黑部川本流交匯處的絕美景色,展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麗,在陽光照耀下的溪流和深潭,呈現出豐富的色彩變化,其美景宛如天國一般。 下圖是我這趟五天四夜的山旅,所行經過的整個路線(使用 YAMAP 紀錄),從富山縣的 折立登山口 入山,溯行黑部源流域的多個溪流(黑部川上游的支流),並順訪 雲ノ平 和 高天原溫泉 後,再走 裏銀座縱走路 ,由高瀨湖下山,總距離約53.6公里(不過在 Sports Tracker 上面的紀錄卻是63.3公里,不知道哪個才是正確的)。 這趟山旅的途中,依序住宿 藥師沢小屋 、 黑部五郎小屋 、 雲ノ平山莊 、 水晶小屋 ,這些都是以前沒有住過...

公路車爬坡與下坡技巧

公路車爬坡技巧(資料來源:BIKE單車運動雜誌)


你是否在面對爬坡時心中有難以克服的障礙?爬得心跳加速、爬得肌肉痠痛、爬得呼天搶地、爬的姿勢變形。放輕鬆,在力量還未完全建立之前,一切再從正確的姿勢從頭開始,這會讓你在爬坡時更快並且更輕鬆!


良好姿勢,讓你爬坡更輕鬆!

頭部

頭部必須能抬起看前方的路況,切忌將頭低下的『埋頭苦幹』,不但會有安全問題,也會影響到你的呼吸順暢。

腹部

爬坡時腹部的出力並不明顯,但實際上腹部扮演著支撐的角色,就是當爬坡時腹部兩側有繃住的感覺,這就是腹部在支撐了上半身的出力,同時扮演平衡的角色,腰腹部力量不足的騎士在爬坡站姿時的平衡反應較差,應該以仰臥起坐、後仰伸展來補強此區域的力量。

座位

在適當的座墊高度前提之下,找到座墊前後位置以及座墊翹起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座墊中心會在齒盤中軸的後方,但確實的位置就困人而異,必須多嘗試。另一方面,座墊翹起的幅度多半是以座墊前後端呈水平為基準,以座墊凹下的鞍部去符合騎士的股部,但每個品牌的坐墊凹下的程度並不同,也是要使用者去適應。

膝蓋

爬坡踩踏時儘量以膝蓋靠近上管的姿勢踩踏,這樣一來在下踩動作時才能夠利用到大腿及股外側的肌肉,如果你習慣將膝蓋在踩踏時遠離車架,無疑是在浪費你的力量。

手掌

當你爬坡時以站姿騎乘時,手掌的位置應該壓在煞車把手上會比較輕鬆,想要像Pantanl一般的握下把站姿爬坡前進並不容易,因為重心向前時更彎的腰背部受力更大,加上頭部的角度讓呼吸也不容易,這招只有在攻擊時比較用的上。

站姿(抽車)

使用站姿騎乘爬坡的目的有幾個:

1.坡度變陡時
2.攻擊你的對手
3.變換姿勢讓其他肌肉放鬆

想像你是在單車上跑步一般,但不同的是在往前跨步開始下踩至底部死點之後,也必須注意到上拉時也要出力以維持平衡,這是與跑步最大的不同點。

背部

保持背部平坦才能使下背部的肌肉及腹部側面的肌肉使得上力量,如果你無法讓背部自然變成平坦,那麼你可能選了一台太小的車架或太短的龍頭。

胸部

保持胸部不在緊縮的情況,就如同你上下樓梯時一般自然,緊縮的胸部會因為擾亂橫隔膜而影響到呼吸,使得能量轉換的效率降低。

手肘

保持手肘略為彎曲,當腿部向前出力時,手部可以平行的往後拉同時出力,這會讓你的全身同時有效率的作動;站姿踩踏時,手拉的動作變成往後上方,並且配合腳部往下踩踏的力量作單邊輪流出力。

 良好姿勢,讓你爬坡更輕鬆

臀部

臀大肌是人體最大的肌肉,並且延伸至大腿後肌,以坐姿爬坡時若能運用到此處的肌肉便會更有效率,出力的感覺是與你由椅子上僅靠腿部力量準備站起來時的感覺類似,在單車上要作到這樣的出力則必須注意到迴轉後勾的動作,但必須配合坐墊高,以免傷及腳後跟的肌腱。

事實上,爬坡的訓練是沒有秘訣的,但單車在爬坡的路段是考驗實力最佳的時刻,在爬坡時,每個騎乘者的條件趨於平等,選手的力量、心肺功能在此表露無遺,而爬坡騎程的訓練過程中肌肉力量及心肺功能,更是必須按步就班的去建立,這與使用齒輪比的輕或重、踩踏迴轉的快或慢、訓練路線的陡或緩......,都有著絕大的影響關係,但是在爬坡時利用以上身體的十個部位作為檢測,能夠幫助你的騎乘建立在一個良好的基礎。



下坡的技術:
單車旅遊最易出事的地段,就是下坡。安全的下坡必須隨時輕壓前後剎車以控制速度,以避免無限增快。同時將踏板踩成水平,臀部稍微抬起,體重往後推,兩腳夾住座墊,以控制車的穩定性(長坡前,不妨把座墊調低,會更穩定。)

不易疲勞的技術:
正確的姿勢、行駛方式與等速的踏板回轉,是不易疲勞的基本三要因。

a. 參照三點調整法,來調整正確的姿勢。
b. 用變速器、以減低體力的消耗。
c. 配合行駛距離,作適當的休息。
d. 等速行駛是非常重要的,一日70公里的旅程是非常輕鬆的。一般變速車的設計以時速20公里為常用速度。為保持等速的踏板回轉,必須依各種行駛環境而變速。
e. 體力的分配,以上午為30%,下午為50%,其餘20% 則是預備體力。



如何轉彎?

1.臀部向後移。臀部應該稍微坐在座墊後方,背部壓平,儘可能與車子上管平行。
2.內側踏板在上。如果是右轉彎,把右邊踏板提到12點鐘位置,左腿打直,踏板踩在6點鐘位, 轉彎時右膝往右邊傾,身體重心放低,增加穩定度。高速過彎時右肩甚至頭部都要稍微往右傾。
3.一根手指隨時搭在煞車桿上。隨時準備稍微煞車,不要用力扣住煞車桿,這樣可能會打滑。
4.從外側進入彎道再切進。在彎道前3公尺就調整成你有把握掌控的速度,過彎前先騎到直線車 道的外側,然後以弧線切近彎道頂點(若是從內側車道過彎,最後可能會撞上外側護欄吧!)整個過程應該是:外側 內側 外側。不是沿著彎道轉,而是讓車子創造轉彎弧度,然後調整身體重心,讓膝蓋微微傾向轉彎的方向。
5.用力壓住外側踏板。彎道外側踏板壓得越緊,摩擦力越大。

熱門文章

Jun, 2023【花蓮秀林】中橫四辣之中辣|屏風山|兩天一夜野營登山(新登山口台8線111.2K起登)

May 2023【雲林古坑】 負離子濃度達都市40倍/漫步木馬古道/順訪雲嶺之丘/山合苑喝咖啡/秋田犬

Jun 2025【桃園蘆竹】全台百大必訪步道|羊稠森林步道|秋田犬散步|羊稠步道甲蟲季即將登場

2019.10.9~13【令和元年の紅葉の山旅へ PART①】秋の贅沢、黒部川の源流へ北アルプス深部を縦走5日間!Day0、Day1(前泊、折立~藥師岳山莊)

Jan 2025【苗栗泰安】泰安警光山莊泡湯&彰化CP值極高的日本料理|沐藏料理所X海龍王|彰化板前料理 ♨️🍁🥢🍲

Jun 2025【苗栗獅潭】苗栗百大必訪步道|小百岳仙山|靈洞宮起登,雲霧繚繞,仙氣滿滿

Oct 21~24, 2023【晚秋の贅沢な山旅 PART①】從名古屋搭車至長野|在北阿爾卑斯山麓的文藝小鎮信濃大町散步、品嚐美味的炸豬排定食和咖啡

Sep 26, 2023【夢と浪漫 伊藤新道①】探訪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黑部源流域一條封閉了40年的古道「伊藤新道」―Day1―高瀨溪谷健行・從七倉登山口前往湯俣溫泉晴嵐莊

Jan 2025【日本東北】溫泉三昧之旅② 在大雪飄落的雪國,追尋秘湯之宿與極上美食(仙台~品嚐極上米澤牛&奧羽的百年藥湯-鎌先溫泉)

Jun 2025【彰化員林】月光山舍土雞料理景觀餐廳(寵物友善餐廳)|員林最夯休閒步道|藤山步道散步

文章列表

Contact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