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024 晚夏的黑部源流4泊5日山旅 PART ①【溪流登攀&溫泉三昧】赤木沢~五郎沢~祖父沢遡行&雲ノ平~高天原~裏銀座縱走(旅途的開始)

週末本來想去新竹五峰走個中海拔步道,早上起來查了天氣預報有午後雷陣雨的可能性,只好作罷,改前往新北萬里,去造訪去年就曾想去,但還沒機會去的阿里磅瀑布。
阿里磅瀑布,當地人稱滴水仔崁,位於竹子山半山腰,海拔高度660公尺,阿里磅溪上游,高度落差約40幾公尺,為陽明山國家公園第一大瀑布,一般是由竹子山古道前往。
竹子山古道的登山口,位於倒照湖49號民宅後面(Google導航目的地設為竹子山古道即可抵達),從金山市區走陽金公路,至3K附近的重光地區, 右轉「北25鄉道」,前行約5公里,即可抵達。民宅前方的空地可以停車。
竹子山古道沿途生態豐富,但位於潮濕氣候區,秋冬季節午後容易起霧,且路面可能濕滑,建議穿著防滑登山鞋前往。
阿里磅瀑布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每當冬季豐水期時,可以看見瀑布從懸崖頂端傾瀉而下,氣勢磅礡且壯觀!阿里磅瀑布是岳界前輩林宗聖先生,於民國84年(西元1995年)溯阿里磅溪左股時意外發現的。「阿里磅」是當地的地名,平埔族語,原意不詳。
從民宅旁的梯田石板步道前方可看到那美麗、具有錐型火山口的磺嘴山,右前方為竹子山,左方還可遠眺優美的北海岸風景及基隆嶼。由登山口至阿里磅瀑布原路往返,全程來回約6.3公里,屬於低難度的健行路線,可以原路往返,也可以走O型路線。
今天下午1點左右,抵達倒照湖49號民宅,從網路上別人的航跡看來,往返需要3到4小時,還拔爬升約340公尺。今天天氣看起來沒問題,就算走慢一點,晚點下山應該也沒什麼問題。帶了兩瓶飲料跟一塊牛角麵包輕裝出發。
古道前半段,到石砌土地公廟前,都是行走在不透風的樹林和竹林中,雖然今天沒有大太陽,但一路走來仍是汗流浹背。大約一小時抵達土地公廟,古樸的石砌廟宇門面上,刻著耳熟能詳的兩行廟聯「白髮知公老 黃金賜福人」,這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土地公廟常見的廟聯字句。
在廟前休息10分鐘後續行,這裡似乎有左右兩條岔路,左邊的山徑好像可以前往竹子山北峰,右邊山徑則是前往阿里磅瀑布,我取右側山徑而上。
爬了一小段爬坡後,山徑變得稍微平坦好走,也沒有剛才走來時那樣的悶熱感了,繼續前行,途中有岔路可以循竹子山古道前往竹子山北峰。
續行約半小時,途中經過一些竹林的拓墾遺跡,越過幾處乾溪溝,最終抵達阿里磅瀑布。阿里磅瀑布兩側的岩壁相當壯觀,跟同樣位在陽明山的楓林瀑布相比,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可惜現在夏季是枯水期,瀑布已是幾乎沒水的狀態。
其實從阿里磅瀑布這裡,續行約3公里,可以到達「青山瀑布」,然後再沿著青山瀑布步道走1.4公里,即可出尖山湖路(北17)登山口。不過交通接駁是個問題,或者也可以走O型路線回到倒照湖49號民宅,不過全程大約需要7個小時。
我在瀑布下方休息10分鐘後即起身折返,將近下午3點半,快要抵達登山口時,遇到兩位政要上山的大哥,簡短交談幾句後繼續下山。下午3點40分無事返回登山口,今天午後的古道健行,全程只花了兩個半小時,比想像中還要快一些。
竹子山古道訪阿里磅瀑布健行足跡:https://www.sports-tracker.com/workout/davidwang400/68b3fc66c0e95c694b768504
阿里磅瀑布的登山口,位於倒照湖49號民宅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