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024 晚夏的黑部源流4泊5日山旅 PART ①【溪流登攀&溫泉三昧】赤木沢~五郎沢~祖父沢遡行&雲ノ平~高天原~裏銀座縱走(旅途的開始)

圖片
今年晚夏的山旅,我前往了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黑部源流域進行為期五天四夜的溪流登攀+登山縱走行程。黑部川源流一帶的山域,雖然過去幾年已造訪過多次,不過這回是第一次在日本進行溪流登攀(日本叫「 沢登り 」),而且是在我特愛的黑部川流域,讓我對黑部源流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此行也順路造訪了五年前就計畫要去,但是因爲颱風而沒能去成的「 雲ノ平 」,以及有「 日本第一遠的溫泉 」之稱的秘湯「 高天原溫泉 」泡湯。然後還走了去年因為天氣惡劣而沒能走的「 裏銀座縱走路線 」下山,完成這趟縱橫黑部源流域,總距離50幾公里的溪流登攀和登山旅行。 黑部川 (日語:黒部川/くろべがわ)是日本富山縣東部的一級河川,為黑部川水系的本流,它被列為富山縣的七大河流之一,其他六條河流分別是片貝川、早月川、常願寺川、神通川、莊川和小矢部川。 黑部川 大部分蜿蜒於深山內,形成十分陡峭的黑部峽谷,如果想親身感受黑部峽谷的壯闊,走一趟 下ノ廊下 和 水平步道 ,絕對是畢生難忘的體驗。 下圖為黑部川水系流域的示意圖,從海拔2924米的 鷲羽岳 降下的的最初的一滴水,流經 奧ノ廊下 、 上ノ廊下 、 下ノ廊下 ,並匯聚了黑部山區眾多支流的溪水後,向北奔流而下,然後流入富山灣,最後進入日本海。 下圖是這趟山旅所進行的溪流登攀(沢登り)的區域,包括 赤木沢 、 五郎沢 、 祖父沢 等黑部川支流,主要位於黑部川的源頭,尤其是赤木沢,更有著「 日本第一美溪 」之稱號。 黑部源流…這幾個字對登山者來說有著特殊的魔力。人跡罕至的秘境,峽谷綿延的 上ノ廊下 ,激流沖刷岩石的 下ノ廊下 ,源頭的雲ノ平瑞士庭園等。在這黑部源流的一隅,一條溫柔的小溪緩緩流入。赤木沢與黑部川本流交匯處的絕美景色,展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麗,在陽光照耀下的溪流和深潭,呈現出豐富的色彩變化,其美景宛如天國一般。 下圖是我這趟五天四夜的山旅,所行經過的整個路線(使用 YAMAP 紀錄),從富山縣的 折立登山口 入山,溯行黑部源流域的多個溪流(黑部川上游的支流),並順訪 雲ノ平 和 高天原溫泉 後,再走 裏銀座縱走路 ,由高瀨湖下山,總距離約53.6公里(不過在 Sports Tracker 上面的紀錄卻是63.3公里,不知道哪個才是正確的)。 這趟山旅的途中,依序住宿 藥師沢小屋 、 黑部五郎小屋 、 雲ノ平山莊 、 水晶小屋 ,這些都是以前沒有住過...

July 2024【新北萬里】富士坪古道上大草原,接鹿堀坪古道訪頭前溪瀑布,再循鹿堀坪越嶺古道、富士坪山腰古道,經大尖茶行遺址P形走

富士坪古道,原名為「富士古道」,又稱大尖古道,是早期先民為了放牧,往來溪底分校與富士坪草原之間的便道,沿途有先民遺址及土地公祠。

這個週末天氣不錯,起床比較早,決定去陽明山走個半天的路線。原本是有計畫要從富士坪古道上磺嘴山,但天氣實在太熱,不想走毫無遮蔭的路線,於是臨時改變主意,走個O型路線繞一圈,途中順路造訪頭前溪瀑布

上午10點左右,自溪底分校出發,以散步的步調前進,途中從橫向岔路順訪大尖茶行遺址,然後原路返回,約一個小時後,經過石棚土地公,取右上往富士坪草原前進。

石棚土地公之前有幾處橫向叉路,可走往其他古道,岔路口都設有指示牌,如果不清楚路線,最好是沿著寬敞好走的富士古道主稜線行走。

繼續往上走15分鐘後,出樹林即進入富士坪草原,草原附近的山徑四通八達,東南可經富士古道至溪底分校,東可接鹿堀坪古道鹿堀坪山腰古道,西北可往大尖山、磺嘴山及擎天崗,西可接瑞泉古道,古道路網相當豐富。

草原這裡還有一座海拔640公尺的富士坪山,在山頂休息10分鐘後,出發續行往頭前溪瀑布!沿著鹿堀坪古道緩下坡,途中經過一處過溪,約行40分鐘後,抵達頭前溪瀑布。抵達瀑布之前,會經過鹿堀坪山的岔路,登頂大約需要半小時,但天氣實在太熱,今天決定不登頂。

鹿堀坪古道是一條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越嶺道路,連接著萬里、臺北士林、關渡和內湖地區。這條道路是清末時期最後一條被開闢的官道之一,也是淡基橫斷古道的東段之一,同時也是早年先民牧牛的路徑。

小休息後續行古道,往下游的古道入口前進,沿途溪水淙淙,風光明媚。快接近古道入口時,出現了一些取水的水管,還難得碰見觀光客。走了20分鐘後,山徑接上一段水圳路,續行往前不久後,即可看見鹿堀坪越嶺古道的指標。

古道的路口處附近,有一棟古老的石頭厝,看起來還有人在居住的樣子。下午1點15分左右,進入鹿堀坪越嶺古道途,途中銜接富士坪山腰古道,經大尖茶行遺址,回到溪底分校,完成一個P字形的路線,路程約10公里,今天全程大約花了將近五個小時。

交通路線:由故宮前沿至善路前進,楓林橋右轉經風櫃嘴後,續行「北28鄉道」萬溪產業道路,經靈泉寺後左轉過溪底五號橋,約5分鐘,在北28道路9.8K處,看見設有富士坪古道路標,由此左轉往上,即可抵達大坪國小溪底分校,活動中心旁有停車格可停車。

本日健行路線:溪底分校-富士坪古道-大尖聚落-富士坪草原-富士坪山-鹿堀坪古道-頭前溪瀑布-鹿堀坪越嶺古道-富士坪山腰古道-溪底分校

本日健行足跡:https://www.sports-tracker.com/workout/davidwang400/66922695674025762a165757


前方就是大坪國小溪底分校(已廢棄)


今天早上10點左右從溪底分校出發起登


富士坪古道入口所在的地方稱為「溪底村」,大約在清嘉慶初,便有漳州人吳姓到此開闢,由於四周皆是高山,村莊位在瑪鋉溪上游山底下的溪谷,在此從事耕種,故這一帶被稱為溪底


大坪國小創設於大正11年(1922年),民國36年才設立溪底分班,九年國教於民國57年8月實施後,溪底分班升格成為溪底分校,共有四班,不過隨著人口外移,學生人數驟減,民國83年8月時,教育局為因應開放教育之實驗,將人數少的分校縮編為混齡分班教學之試驗,而將溪底分校縮編,再度改回大坪國小溪底分班。


已成廢墟的學校廣場


已成廢墟的國小教室


富士坪古道的入口,從大坪國小溪底分校門口,沿著產業道路往前走約二分鐘,經過一處果園,隨後即可看到指示牌。


這裡進去就是富士坪古道了,由大尖山西北稜而上,山徑沿富士溪溪畔而行,古道全長約1.7公里,終點為大尖山下方的大草原,這裡被稱為「富士坪」。大尖山為圓錐狀的火山遺跡,因形似日本富士山,故有「小富士山」 之稱,而這也是富士坪古道的原名「富士古道」名稱之由來。


富士坪古道一開始就是一路爬升,今天是也酷熱的天氣,走沒多久就汗流浹背,才走了20分鐘就萌生想下山的念頭,幸好上了稜線後,坡度就比較沒那麼陡了,體力的耗費也較少,加上沿途有綠樹遮蔭,以及不時稍來的微風,走來還不致於難受,所以不知不覺就繼續往前行了。




富士坪古道前段的路況


途中遇岔路,直行大尖山,右往富士坪古厝,取直行


前行後不久,再次遇岔路,左往大尖山,右往大尖茶行遺址,決定先去看一下茶行遺址


往大尖茶行遺址的富士坪山腰古道,大約走1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茶行遺址



途中經過竹林和駁坎,可以知曉曾經有先人在此開墾生活


抵達大尖茶行遺址,腹地不算很大,我休息拍照,站在古厝門前,看著這廢墟遺址,一邊想像著百年前這裡是怎樣的榮景?心中也不禁感慨,隨著熵增,一切事物皆會從有序走向無序,最終不留痕跡地消逝於歷史的洪流中。腦中不知為何浮現出《桃花諾》這首歌裡的歌詞「歲月間 問今夕又何年,彈指間 繁花開落多少遍?」。


據《萬里鄉志》記載,大尖聚落約在嘉慶初年由吳姓家族來此開墾,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早期以種大菁、茶樹為生,後來茶葉沒落後,聚落的人就下到萬里去挖煤礦。民國五十年代當時人口還有一百多人,直到了民國66年最後一戶搬出後,該聚落遂荒廢。

大尖山聚落居民約在清末開始種植茶葉,到了日人領台時期為擴大推展茶業之銷路,遂於1918年發布「十年茶業獎勵計畫」,此計畫帶動了台灣茶農成立茶業組合的風氣。在此因素之下大尖聚落成立萬里地區唯一家名為大尖茶葉公司之茶葉組合,是當時陽明山山區第二大茶葉公司。

該公司於1929年由吳杉所成立,茶園佔地面積為70甲,公司人數為18人。到了1939年茶園面積已增至72甲,可惜好景不常1941年底爆發太平洋戰爭,自此台灣茶葉銷路每況愈下,使得該公司不得不在光復前結束營業。




大尖茶行遺址的門柱,即使已經無聲無息過了一個世紀,至今仍是屹立不搖!只是令我尋思,為什麼牆壁都毀壞了,而三個門柱卻依舊如初,究竟是經過後人重新復位,抑或是真的自古存留至今,俺也不得而知!


石柱左右對聯:碧苔芳暉如有佳語;綠杉野屋良殫美襟。橫批:萬寶朝宗。(出自: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拍完照後,循著山腰古道原路返回稍早的岔路口


再往前沒多久,再次遇到岔路口,直行可接林市古道,往右可前往富士坪第一草原,指標寫30分鐘,我由此取右前行


山徑旁有一個石棚土地公廟(這不是椅子,請不要當成椅子坐)



古道緩緩爬升,大約15分鐘左右,即可抵達富士坪大草原




看見地上有一塊紅色告示牌寫著「前方進入磺嘴山生態保護區,未經申請不得進入


早上出發後,大約走了一個半小時後,眼前的視野突然變得開闊,一片廣闊的大草原展現在眼前,這裡就是富士坪草原


富士坪古道終點的大尖山大草原,被稱為「富士坪」。大草原水草豐美,適合放牧,日治時期以來,當地農民便是走這條古道前往富士坪牧牛,由於是牛走出來的路線,所以也被稱為牛路古道





富士坪第一草原的景色,從右側有綁布條的方向前進,圖片中央的小山坡就是富士坪山





循緩坡往上走三分鐘,即可看到富士坪山的基點了


富士坪山,海拔640公尺,鑛務課892基點


富士坪山到此一遊紀念照


富士坪草原的景色(從富士坪山望向草原)


富士坪草原中央有一池湖水,名為「大尖池」,為富士溪之發源地


草原這裡的岔路,直行可前往硫嘴山,右後方為鹿堀坪古道,可通往頭前溪瀑布,本來今天是要去爬磺嘴山的,但天氣實在太熱,沒心情繼續爬了,最後決定去頭前溪瀑布消暑,然後再接鹿堀坪越嶺古道,走個O型路線回登山口




進入鹿堀坪古道,路跡算是清楚的, 阻路的雜草也不多,算是好走的路線





沿著鹿堀坪越嶺古道往頭前溪瀑布前進



途中經過一處越溪點,有石頭可踩踏,並設有輔助繩索,且水量不多,安全無虞



溪水清澈、景色優美的小溪谷





來到一處岔路口,右邊是剛才走過來的路,左邊寫著往鹿堀坪古道(大草原)300公尺,繼續直行往頭前溪瀑布前進




途中有岔路,取左可登頂鹿窟坪山,估計大約要半小時,但天氣太熱就沒去了


過了鹿堀坪山的岔路口後,前方有個岔路,取右下坡一小段路,就能抵達頭前溪瀑布


頭前溪瀑布,又稱「石車瀑布」或「鹿堀坪瀑布」,高度約四、五公尺,瀑布下的溪谷有較寬敞的休憩空間,下游有水潭,是鹿堀坪古道途中最適宜的休憩地點。


本日的消暑解渴聖品


怕有午後雷陣雨,在瀑布旁休息10分鐘後,隨即起身繼續趕路




三十六崁瀑布



途中看見兩顆巨石



不就後出現水管路,也碰到了幾位遊客,交談後得知他們只有去頭前溪瀑布


古道沿著溪的左岸往下行



離開山徑接上平坦的水圳路,陽明山山區的水圳特別多



續行一小段水圳路後,可以看見一座古樸的小橋,橋頭設有告示牌,大致是說明頭前溪瀑布有開放溯溪的路線,大約只有一公里多。



橋旁的指標寫著鹿堀坪越嶺古道至大草原2120公尺


不問今夕何年,也無意塵世繁雜。此刻,光陰也静美,山川也溫柔。


我先沿著產業道路走到附近去看一看


發現一間土角厝舊宅,看起來還有人在居住的樣子


下午1點17分,在土角厝舊宅附近的產業道路旁,見有一處指示牌,指標寫著鹿堀坪越嶺古道(大草原2025公尺),我決定從這裡進入古道。


剛進入古道,前面五分鐘有一段芒草高過人的路段,幾乎但不到前面的路,得用手撥開芒草才能前進,看來這裡好像比較少人在走,幸好只有一小段,沒多久後就接上正常的古道了


古道前段的樣子,路徑還算清晰



大約經過15分鐘的小爬升後,來到一處岔路口,從這裡取左可由土地公坑古道回到溪底分校附近的福德祠,不過我今天的路線是取鹿堀坪越嶺古道富士坪山腰古道,經大尖茶行遺址回到溪底分校



鹿堀坪越嶺古道的山徑算是平坦易行,途中有處岔路,分別可通往大草原和大尖茶行遺址


岔路,直行為富士坪山腰古道,可通往大尖茶行遺址,右往富士古道920公尺,取直行前進


循著指標往大尖茶行遺址前進,途中會經過兩處大尖聚落古早厝地




下午2點5分,經過大尖聚落古早厝地,這裡是一處寬闊的空地,不休息續行!大尖聚落於二百多年前形成,當時主要從事大菁及茶葉種植,於民國50年代達到最盛時期,共有一百多人,直到民國66年最後一戶搬出後從此變成廢墟。





途中再次經過一處古早厝地,不過沒有看到任何古厝遺跡



經過大尖茶行遺址,稍早已經看過了,不休息取直行往富士坪古道前進




下午2點50分抵達富士坪古道登山口,今天走了一個P型路線,全程含休息花了近將五小時,也是一趟相當不錯的半日健行路線!


返回溪底分校


北28鄉道的起點在新北市萬里區,終點在台北士林與新北汐止交界處


下山回到至善路剛好下起雨,健行途中沒有淋到雨,也算是幸運了!



熱門文章

Jul 2025【新北雙溪】十年荒徑重見天日!雙溪二柑O型健行🍊(威惠廟~柑腳城山~柑腳山~崩山坑古道)

Jan 2025【日本東北】溫泉三昧之旅② 在大雪飄落的雪國,追尋秘湯之宿與極上美食(仙台~品嚐極上米澤牛&奧羽的百年藥湯-鎌先溫泉)

日本の登山の歷史

Jan 2025【苗栗三義】富貴牡丹(三義館)人文藝術餐廳|預約制|在美術館裡吃無菜單料理

May 2023【雲林古坑】 負離子濃度達都市40倍/漫步木馬古道/順訪雲嶺之丘/山合苑喝咖啡/秋田犬

Sep 2024 晚夏的黑部源流4泊5日山旅 PART ①【溪流登攀&溫泉三昧】赤木沢~五郎沢~祖父沢遡行&雲ノ平~高天原~裏銀座縱走(旅途的開始)

July 2024【台北士林】陽明山彼端的原始秘境|颱風後的鹿角坑生態保護區|循著疊石指引造訪楓林瀑布

Jun 2025【彰化員林】月光山舍土雞料理景觀餐廳(寵物友善餐廳)|員林藤山步道散步

日月潭四姊妹之水社大山與環湖自行車道~我去去就回!

文章列表

Contact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