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024 晚夏的黑部源流4泊5日山旅 PART ①【溪流登攀&溫泉三昧】赤木沢~五郎沢~祖父沢遡行&雲ノ平~高天原~裏銀座縱走(旅途的開始)

圖片
今年晚夏的山旅,我前往了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黑部源流域進行為期五天四夜的溪流登攀+登山縱走行程。黑部川源流一帶的山域,雖然過去幾年已造訪過多次,不過這回是第一次在日本進行溪流登攀(日本叫「 沢登り 」),而且是在我特愛的黑部川流域,讓我對黑部源流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此行也順路造訪了五年前就計畫要去,但是因爲颱風而沒能去成的「 雲ノ平 」,以及有「 日本第一遠的溫泉 」之稱的秘湯「 高天原溫泉 」泡湯。然後還走了去年因為天氣惡劣而沒能走的「 裏銀座縱走路線 」下山,完成這趟縱橫黑部源流域,總距離50幾公里的溪流登攀和登山旅行。 黑部川 (日語:黒部川/くろべがわ)是日本富山縣東部的一級河川,為黑部川水系的本流,它被列為富山縣的七大河流之一,其他六條河流分別是片貝川、早月川、常願寺川、神通川、莊川和小矢部川。 黑部川 大部分蜿蜒於深山內,形成十分陡峭的黑部峽谷,如果想親身感受黑部峽谷的壯闊,走一趟 下ノ廊下 和 水平步道 ,絕對是畢生難忘的體驗。 下圖為黑部川水系流域的示意圖,從海拔2924米的 鷲羽岳 降下的的最初的一滴水,流經 奧ノ廊下 、 上ノ廊下 、 下ノ廊下 ,並匯聚了黑部山區眾多支流的溪水後,向北奔流而下,然後流入富山灣,最後進入日本海。 下圖是這趟山旅所進行的溪流登攀(沢登り)的區域,包括 赤木沢 、 五郎沢 、 祖父沢 等黑部川支流,主要位於黑部川的源頭,尤其是赤木沢,更有著「 日本第一美溪 」之稱號。 黑部源流…這幾個字對登山者來說有著特殊的魔力。人跡罕至的秘境,峽谷綿延的 上ノ廊下 ,激流沖刷岩石的 下ノ廊下 ,源頭的雲ノ平瑞士庭園等。在這黑部源流的一隅,一條溫柔的小溪緩緩流入。赤木沢與黑部川本流交匯處的絕美景色,展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麗,在陽光照耀下的溪流和深潭,呈現出豐富的色彩變化,其美景宛如天國一般。 下圖是我這趟五天四夜的山旅,所行經過的整個路線(使用 YAMAP 紀錄),從富山縣的 折立登山口 入山,溯行黑部源流域的多個溪流(黑部川上游的支流),並順訪 雲ノ平 和 高天原溫泉 後,再走 裏銀座縱走路 ,由高瀨湖下山,總距離約53.6公里(不過在 Sports Tracker 上面的紀錄卻是63.3公里,不知道哪個才是正確的)。 這趟山旅的途中,依序住宿 藥師沢小屋 、 黑部五郎小屋 、 雲ノ平山莊 、 水晶小屋 ,這些都是以前沒有住過...

Jun 2024【基隆和平里】追憶北海岸荷蘭城:從仙洞巖前往球子山燈塔,順訪白米甕砲台、基隆燈塔

基隆曾是北台灣的重要戰場,這個港口送往迎來諸多侵略者與統治者,典雅的古建築多半無法在歷史戰火或統治者的改朝換代中倖存,或者原有功能已不復在,如今對旅人來說只是一個觀景點,白米甕砲台這座建於清光緒年間的國家三級古蹟也不例外。

白米甕砲台又稱荷蘭城,位於基隆港西邊、太白里光華路37巷132號附近的高地上,海拔約70米。砲台三面環山,地勢險要,北面正對港口門戶,東側與和平島相對,是港口防禦的第一線。砲台區附近有三根協和火力發電廠的大煙囪,是此處最顯目的標誌性建築物。

砲台區視野開闊,可以俯瞰基隆港外的全景,基隆嶼就位於砲台區東北側不遠處。白米甕砲台建於1900年12月,於1902年(明治35年)7月完工,1938年除籍;是19世紀末見證日本統治時期的軍事砲台。當年建造的目的,是為了監控基隆港海域的最佳軍事戰略位置,負責基隆港外海的防禦,防止敵艦靠近港口。

白米甕砲台也是1899年中預計建造的15個「永久防禦砲台」的其中一座,屬於海岸防禦型砲台。考慮到當時列強對中國的覬覦以及日本與俄羅斯在中國勢力範圍內的競爭,據說當時的殖民政府為了應對日俄戰爭爆發的恐懼,強化了台灣殖民地的防禦武裝,開始了砲台的建設。

不同於大武崙的暗砲台,白米甕砲台是屬明砲台,四座安式八吋加農砲面海一字排開,瞄準的是基隆港港灣以外的海域。

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市中山區太白莊,又稱荷蘭城(老基隆人幾乎都這麼稱呼它),所以要到白米甕砲台的路上,會看到比較明顯的標語會是荷蘭城太白莊,反而白米甕這三個字比較不明顯。

白米甕砲台會被稱為荷蘭城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說此處曾被荷蘭人佔領,但砲台很有可能最先為西班牙人所建;二則是駐紮在砲台附近區域的清兵多為「湖南」籍,因語言之誤而有諧音「荷蘭」。

白米甕砲台大致上分作三層,最下一層為廁所以及監守衛舍(已於2005年拆除)。可以注意廁所的窗子,是呈現十字形的樣子,這時明治時期日軍廁所常見的樣貌。

再上一層為官兵的生活區,有彈藥庫、營舍、儲水區,不過現在呈現年久失修樣貌。最上一層為砲座區。

東側有射擊指揮所,位置隱蔽,位居高處(海拔104.2公尺處),可有效觀察敵情、指揮作戰。

西側則是觀測所,可行觀測、通訊與指揮。砲座區有四座砲,砲與砲之間均有隔堆來掩護守軍以及避免砲座間互相干擾。砲前的子牆有儲彈所,可放置欲發砲彈。

白米甕砲台最具特色的是指揮所、四個砲台和觀測平台。它們從左到右排列,全部面向大海。這是台灣古砲台中唯一的配置方式。白米甕砲台的砲座面向南方和北方。最初設置時,裝有四門面向大海的8英寸大砲。第一火線是0°方位,對準基隆港的北海。

在前胸牆下,有3至6個凹入的戰時彈藥儲存處,並在砲台兩側的分隔區下安排了拱形的砲側儲存,可以通過外部坡道砲道與砲座區連接,達到快速運送彈藥的目的。

在砲座左右翼的山頂上還設有指揮所和觀測站,以監控敵艦位置和撞擊點。沿砲道設有彈藥填充站、彈藥工廠、廁所、蓄水站、彈藥庫等輔助建築。

白米甕砲台區曾有糧食補給倉庫、營房、砲兵倉庫、守衛室、炊事場、餐廳、小型武器修理廠等設施,分佈在砲座區的後坡各處。

2019年7月,在「大基隆歷史場景重現整合計畫」項目的資金支持下,基隆市文化局啟動了白米甕砲台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並根據民法規定完成了規劃、設計及審查程序。2020年7月開始實施修復工程。除了修復砲台區外,還包括服務中心的建設以及公園解說和指導設施的改進。

白米甕砲台附近亦有許多值得到訪的景點,像是仙洞巖、佛手洞、基隆聖安宮,以及近期剛重新開放參觀的基隆燈塔。佛手洞是天然的海蝕洞穴,19世紀下半葉這裡曾是一座佛寺,石壁上刻有許多歷史佛像。

基隆燈塔座落在延伸如手指般的地方、大家俗稱的「萬人堆鼻」上。基隆燈塔由日本人建於1899年,並於1900年啟用,於1932年改為電氣化,沿著新建的白米甕步道即可抵達這座基隆最老的燈塔。

今天下午從仙洞巖出發,先前往球子山燈塔,再沿著山徑走往白米甕砲台,接著翻過一座山後,抵達基隆燈塔,然後沿著大馬路走回仙洞巖,完成一個小O型路線。全程約5.3公里,兩小時左右即可走完。

這條健行路線雖然距離不算長,沿途卻可盡覽基隆港的風光,還能看見貨輪與郵輪出入港口的景象,堪稱是一條絕佳的海景健行路線。


沿著階梯而上,仙洞巖的入口處右側續行階梯,即是往球子山燈塔的方向




仙洞巖旁邊的小吃店


既然來了,就進去參觀一下



仙洞巖裡面很奇特,這個地方需要蹲下身才能通過,如果是胖子應該完全過不去


從這個階梯上去




階梯上去後,會來到「仙洞公園」,一旁有和平里仙洞公園附近導覽圖


公園這裡也可以看見基隆港的風景





續行,經過一間廟宇


沿著產業道路續行


經過住宅區,看見一隻大狼狗趴在自家門前睡午覺


沿著住宅區往上走到底就是球子山燈塔的步道入口了


途中有一間廢棄建築物,看起來像是學校



經過一處看起來像是軍事設施的廢棄建築物


沿著登山步道往上走一小段就能抵達球子山燈塔了


球子山燈塔,設立於民國45年(西元1956年),位於基隆港西岸碼頭的球子山頂,塔身原為白色四方形混凝土燈塔,後因地理位置險要扼守基隆港口成為軍方駐地,塔身改漆迷彩綠,現已暫停發光。目前因基隆市政府看中球子山燈塔觀光潛力,在前往燈塔的路途上修建便道,航港局也將其塔身重新漆回原來的白色。


在往上走一下子就能抵達火號山


山頂有個平台,可以無死角欣賞基隆港的風景


眺望基隆港


火號山又叫球子山,海拔標高133米,有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


火號山海拔雖然不高,但是山頂的展望相當不錯





球子山燈塔和基隆嶼


球子山燈塔的附近有個山徑,這裡可以前往白米甕砲台


沿著山徑前進,途中沒有碰到半個人








途中經過一間廢棄的紅磚厝



大蝸牛


抵達白米甕砲台附近的停車場,這裡設有公共廁所,旁邊還有一個籃球場


白米甕砲台


在砲台區隨意散步一下,這個砲台區的規模並不大





循著這個涼亭旁的階梯而上,是通往基隆燈塔的路線



白米甕砲台與三根顯目的大煙囪





沿著階梯而上




途中有一處可以欣賞無敵海景



剛好看見一艘貨輪出海




白米甕尖就是在砲台東側的小山丘,這裡可以欣賞海景













最近才重新開放免費參觀的基隆燈塔




園區內有三座觀景台,可以前望港區來來往往的船隻,俯瞰物流場吊掛堆疊的五顏六色貨櫃


基隆燈塔竣工於西元1900年,至今已有124年的歷史。雖然塔高只有11公尺,還不到一般樓房的三層樓頂高度,但佇立在萬人堆鼻海岬上,整個基隆港區以至外海,都能接受燈塔的指引。


園區的東側門


從基隆燈塔欣賞碼頭的貨櫃風景



回到仙洞巖準備取車離開時,有一隻可愛的小鳥飛過來窗邊打招呼



回程順路到濱海公路的一個休息地點用餐



工業風格的地景藝術裝飾



這裡也能看見中部名產「消波塊」








這裡有間賣現煮泡麵的店,還有一些肉類、海產、青菜等配料可以自己選,我選完配菜結帳時竟要將盡500元,這碗泡麵還真是豪華。。。




熱門文章

Jun, 2023【花蓮秀林】中橫四辣之中辣|屏風山|兩天一夜野營登山(新登山口台8線111.2K起登)

May 2023【雲林古坑】 負離子濃度達都市40倍/漫步木馬古道/順訪雲嶺之丘/山合苑喝咖啡/秋田犬

Jun 2025【桃園蘆竹】全台百大必訪步道|羊稠森林步道|秋田犬散步|羊稠步道甲蟲季即將登場

Jun 2025【苗栗獅潭】苗栗百大必訪步道|小百岳仙山|靈洞宮起登,雲霧繚繞,仙氣滿滿

2019.10.9~13【令和元年の紅葉の山旅へ PART①】秋の贅沢、黒部川の源流へ北アルプス深部を縦走5日間!Day0、Day1(前泊、折立~藥師岳山莊)

Oct 21~24, 2023【晚秋の贅沢な山旅 PART①】從名古屋搭車至長野|在北阿爾卑斯山麓的文藝小鎮信濃大町散步、品嚐美味的炸豬排定食和咖啡

Jan 2025【苗栗泰安】泰安警光山莊泡湯&彰化CP值極高的日本料理|沐藏料理所X海龍王|彰化板前料理 ♨️🍁🥢🍲

Sep 26, 2023【夢と浪漫 伊藤新道①】探訪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黑部源流域一條封閉了40年的古道「伊藤新道」―Day1―高瀨溪谷健行・從七倉登山口前往湯俣溫泉晴嵐莊

Jan 2025【日本東北】溫泉三昧之旅② 在大雪飄落的雪國,追尋秘湯之宿與極上美食(仙台~品嚐極上米澤牛&奧羽的百年藥湯-鎌先溫泉)

Jan 2025【苗栗三義】富貴牡丹(三義館)人文藝術餐廳|預約制|在美術館裡吃無菜單料理

文章列表

Contact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