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024 晚夏的黑部源流4泊5日山旅 PART ①【溪流登攀&溫泉三昧】赤木沢~五郎沢~祖父沢遡行&雲ノ平~高天原~裏銀座縱走(旅途的開始)

圖片
今年晚夏的山旅,我前往了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黑部源流域進行為期五天四夜的溪流登攀+登山縱走行程。黑部川源流一帶的山域,雖然過去幾年已造訪過多次,不過這回是第一次在日本進行溪流登攀(日本叫「 沢登り 」),而且是在我特愛的黑部川流域,讓我對黑部源流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此行也順路造訪了五年前就計畫要去,但是因爲颱風而沒能去成的「 雲ノ平 」,以及有「 日本第一遠的溫泉 」之稱的秘湯「 高天原溫泉 」泡湯。然後還走了去年因為天氣惡劣而沒能走的「 裏銀座縱走路線 」下山,完成這趟縱橫黑部源流域,總距離50幾公里的溪流登攀和登山旅行。 黑部川 (日語:黒部川/くろべがわ)是日本富山縣東部的一級河川,為黑部川水系的本流,它被列為富山縣的七大河流之一,其他六條河流分別是片貝川、早月川、常願寺川、神通川、莊川和小矢部川。 黑部川 大部分蜿蜒於深山內,形成十分陡峭的黑部峽谷,如果想親身感受黑部峽谷的壯闊,走一趟 下ノ廊下 和 水平步道 ,絕對是畢生難忘的體驗。 下圖為黑部川水系流域的示意圖,從海拔2924米的 鷲羽岳 降下的的最初的一滴水,流經 奧ノ廊下 、 上ノ廊下 、 下ノ廊下 ,並匯聚了黑部山區眾多支流的溪水後,向北奔流而下,然後流入富山灣,最後進入日本海。 下圖是這趟山旅所進行的溪流登攀(沢登り)的區域,包括 赤木沢 、 五郎沢 、 祖父沢 等黑部川支流,主要位於黑部川的源頭,尤其是赤木沢,更有著「 日本第一美溪 」之稱號。 黑部源流…這幾個字對登山者來說有著特殊的魔力。人跡罕至的秘境,峽谷綿延的 上ノ廊下 ,激流沖刷岩石的 下ノ廊下 ,源頭的雲ノ平瑞士庭園等。在這黑部源流的一隅,一條溫柔的小溪緩緩流入。赤木沢與黑部川本流交匯處的絕美景色,展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麗,在陽光照耀下的溪流和深潭,呈現出豐富的色彩變化,其美景宛如天國一般。 下圖是我這趟五天四夜的山旅,所行經過的整個路線(使用 YAMAP 紀錄),從富山縣的 折立登山口 入山,溯行黑部源流域的多個溪流(黑部川上游的支流),並順訪 雲ノ平 和 高天原溫泉 後,再走 裏銀座縱走路 ,由高瀨湖下山,總距離約53.6公里(不過在 Sports Tracker 上面的紀錄卻是63.3公里,不知道哪個才是正確的)。 這趟山旅的途中,依序住宿 藥師沢小屋 、 黑部五郎小屋 、 雲ノ平山莊 、 水晶小屋 ,這些都是以前沒有住過...

2012.10.20 秋風感じて。中級山的挑戰~松鶴部落登八仙山(谷關七雄之首)

八仙山,位於台中縣平鄉,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屬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管轄。山頂標高2366M,為雪山山脈白姑大山向西延伸之山頭,也是中部中級山「谷關七雄」之首,亦為舊版小百岳之一,編號045號。其山頂寬闊但沒有展望,有顆二等三角點(No.1547),原本另有一棵山字森林三角點。日據時期此山因標高約八千日尺,原打算命名為「八千山」,日語發音八千近似八仙,所以後來改用較為典雅的「八仙山」來命名。攀登八仙山其實還可以順訪「佳保台山」,此山海拔1406公尺,位於台中縣和平鄉谷關,山頂有三等三角點(No.6406),佳保台山為八仙山向北延伸之支稜,剛好位於八仙山登山步道1.6k叉路旁約7分鐘路程,但很可惜此次我們並沒有順道前往。

八仙山早在日據時代即被選為「台灣八景」之一,由「佳保台」可乘纜車空中俯視八仙山全景;當年因盛產紅檜、肖楠、扁柏;因此與阿里山、太平山並稱「台灣三大林場」。昔日峰頂有瞭望台,展望絕佳,可遠眺日月潭、守城大山、有勝山等。八仙山是台灣過去重要林場之一,因此步道上留有許多伐木遺跡,平整的林道即是當年連輸木材的鐵道。

八仙山傳統路線的登山口位於森林遊樂區內的「靜海寺」旁,到山頂的三角點落差將近1,400m,路程只有短短的6K,陡峭山路令人難忘。而另一登山路線可由松鶴部落起登,可省去八仙山森林遊樂區的入園費用,唯此登山路線山徑原始,至山頂的高度落差約1,650m,單程短短8K,來回含休息時間需近9個小時,是具有挑戰性的登山路線,松鶴線最終會接到傳統步道的3K處,再由此攻八仙山。步道沿途大多是走在二葉松林中,不容易曬到太陽,空氣也出奇的好,植被由常綠闊葉林進入四季變化明顯的針闊葉混合林,四季景色繽紛多變。路徑上佈滿柔軟的落葉和松針,彷彿走在天然的地毯上,行走間不時還可以聞到檜木的香味,是一條健行的好路線。若有時間和體力,還可進行八仙山連稜東八仙山O型走,以及八仙山唐麻丹山連稜大O型走,惟沿途都沒有水源,必需自備足夠的飲用水上山。

山友們把環繞谷關(大甲溪谷)的七座主要山峰,命名為「谷關七雄」,谷關七雄的排名是以整座山的爬升高度來排名,八仙山主峰海拔2,366公尺,爬升高度為1366m(森林遊樂區起登),所以被選為股關七雄之首。

【谷關七雄老大】八仙山 H2366M
【谷關七雄老二】馬崙山 H2305M
【谷關七雄老三】屋我尾山H1796M
【谷關七雄老四】波津加山H1772M
【谷關七雄老五】東卯山 H1690M
【谷關七雄老六】白毛山 H1522M
【谷關七雄老么】唐馬丹山H1305M


由松鶴部落攀登八仙山的登山口請走台8線,過了路標29K處,就會看到一座鮮明的紅色拱橋,那是2007年落成的松鶴橋,過橋後左轉,經博愛國小直行到底,右轉沿堤防邊大馬路上行約300公尺後,遇丁字路口左轉下,過水泥狹橋後右轉,約200公尺後左轉進入廢林道,路旁圓形白水塔旁及前方空地都可停車,白鐵水塔就是登山口林道。今天一早從台中往豐原集合出發,早上九點半左右抵達松鶴部落停車場,一行共十二人,整裝完畢準備出發。


這裡是連接松鶴社區與谷關八仙山森林遊樂區的步道,亦是昔日八仙山森林鐵道的遺跡。講到松鶴社區,大家常聯想到這是省道台8線上一個曾飽受水患與土石流所苦的泰雅部落,事實上,這也是八仙山森林鐵道當中極重要的久良栖車站所在地。即使40多年過去了,當地仍然保持著相當完整的車站站體與林業聚落,甚至還有曾在八仙山林場工作的耆老定居於此。

大正六年(西元1917年),日本人為伐木需要開始舖築運材鐵路,沿途設有佳保台、久良梄、白鹿、麻竹坑、馬鞍寮、水底寮等七個驛站。而其中七個驛站,目前僅存久良梄。被雪山山脈、中央山脈、八仙山所環繞的山間聚落久良栖,海拔約700公尺,年均溫22˚C,是個氣候宜人的好所在。久良栖其實就是「松鶴部落」在日治時期的名字,日據時代,德芙蘭部落被稱為「久良栖」社, 譯音為「古拉斯」,據說是以開山頭目的名字命名。頭目叫「Kurasu Watan」(くらすクラス),Kurasu日語譯音轉成漢字就是「久良栖」。直到民國50幾年時,一位鄉長有感於此地盛產松樹, 且常有鶴來棲息,遂逕自改名為「松鶴」。



在此由指標「往台電上線1.5K」方向起登,樹幹上有一張小小告示牌,寫著來回約550~650分鐘。一開始都是之字形緩坡跟枕木步道,走起來非常輕鬆。八仙山跟我之前去爬過的水社大山相比,難度稍微要高一些(水社大山來回約11公里,爬升約1,276公尺,當時含休息時間共走6小時左右)


上午9:50抵達第一個電塔,不休息續行。




下方可見「松鶴部落」,松鶴以前又稱「古拉斯」、「久良栖」部落,早期為泰雅族原住民聚落,「德芙蘭」是松鶴泰雅族人之地名,意為水源豐沛土地肥沃、適合人居住的地方,光復後因大甲溪常見很多白鷺鷥在覓食,遠望有如白鶴在飛舞,故更名為「松鶴」。座落於大甲溪畔的松鶴社區,屬於河階地形,目前村落內有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籍等多元族群居住,松鶴社區林場巷有一整排檜木板屋(林務局員工宿舍)是日據時代台灣三大林場之一的「八仙山」林場,保持最完整的歷史見證。

昔日八仙山林場的木材運至松鶴後,由松鶴車站轉運至山下的東勢、新社與豐原,而松鶴地區也因而成了一座林場社區。現在來到松鶴,貫穿部落的「林場巷」其實便是從前的森林鐵道,而昔日的宿舍區保存尚稱完整,是松鶴部落的文化遊覽重點。




上午10:10抵達第二座電塔,在此休息五分鐘。



眺望對面的「東卯山」,隱約可見三片微波反射板。









中午12:30抵達3.5K處的涼亭,在此休息吃泡麵當午餐。在涼亭前方有一個展望點,立於展望點處,可遠眺東卯山及橫嶺山、稍來山一帶,而俯瞰山下,還可以看到大甲溪畔的松鶴部落。


在涼亭休息到下午1:10,然後背起背包上路。


過了涼亭沒多久看到一旁立有警告牌,上面寫著「小心懸崖」,但基本上安全無虞。


在3.5K處懸崖旁可以展望溪谷及群山景觀。




4K木樁





還剩1.7K就到山頂了!




欣賞壯觀的雲海和遠處的山景。



4.5K木樁,過了這裡之後開始轉為陡上一直到5K處,先之字再順支稜而行,中途有兩處約50公尺的超陡坡,平均坡度高達65度及50度


在4.7 K附近又經過一處展望點,這裡的展望比3.5 K那裡的更好,可說是全程展望最佳的一處了,除了可遠眺鳶嘴稍來稜脈,再往上走還可以看到白姑大山及雪山西稜一帶,高山雲海的景致盡收眼底!


5K木樁



下午2:15抵達5.3K處的流籠頭,過了這個流籠站,距離山頂就只剩0.5 K而已了,先一段緩下到鞍部後再往右上坡。



距離山頂只剩下0.7K



5.5K木樁



過了這四階木梯就到達山頂了!


下午2:30抵達山頂,山頂非常寬廣!


八仙山山頂的基石(No.1547)


山頂就位在步道6K終點處。


八仙山登頂紀念照~



山頂的涼亭,涼亭後方有一小徑,布條上著「八仙山西稜」探路起點,不知是往哪的路?





在山頂休息20分鐘後,下午2:50啟程下山。





欣賞美麗壯觀的雲海~




上山時一路陡上將近1,700m的高度落差,下山的困難可想而知,最好趁著天黑之前下山,否則會更加的困難。


下山只有一路陡下,真的不輕鬆啊!


回程摸黑了一小段,下午5:50回到登山口停車場,喝完飲料之後便啟程返回台中!


熱門文章

Jan 2025【日本東北】溫泉三昧之旅② 在大雪飄落的雪國,追尋秘湯之宿與極上美食(仙台~品嚐極上米澤牛&奧羽的百年藥湯-鎌先溫泉)

Jul 2025【新北雙溪】十年荒徑重見天日!雙溪二柑O型健行🍊(威惠廟~柑腳城山~柑腳山~崩山坑古道)

日本の登山の歷史

Jan 2025【苗栗三義】富貴牡丹(三義館)人文藝術餐廳|預約制|在美術館裡吃無菜單料理

May 2023【雲林古坑】 負離子濃度達都市40倍/漫步木馬古道/順訪雲嶺之丘/山合苑喝咖啡/秋田犬

Sep 2024 晚夏的黑部源流4泊5日山旅 PART ①【溪流登攀&溫泉三昧】赤木沢~五郎沢~祖父沢遡行&雲ノ平~高天原~裏銀座縱走(旅途的開始)

July 2024【台北士林】陽明山彼端的原始秘境|颱風後的鹿角坑生態保護區|循著疊石指引造訪楓林瀑布

Jun 2025【彰化員林】月光山舍土雞料理景觀餐廳(寵物友善餐廳)|員林藤山步道散步

Dec 2024【苗栗泰安】水雲餐廳溫泉民宿♨️🥢⛰️|水雲三星之橫龍山~騰龍山健行|台中西嶼龍新鮮海鮮古早味餐廳

文章列表

Contact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