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Sep 2024 晚夏的黑部源流4泊5日山旅 PART ①【溪流登攀&溫泉三昧】赤木沢~五郎沢~祖父沢遡行&雲ノ平~高天原~裏銀座縱走(旅途的開始)

圖片
今年晚夏的山旅,我前往了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黑部源流域進行為期五天四夜的溪流登攀+登山縱走行程。黑部川源流一帶的山域,雖然過去幾年已造訪過多次,不過這回是第一次在日本進行溪流登攀(日本叫「 沢登り 」),而且是在我特愛的黑部川流域,讓我對黑部源流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此行也順路造訪了五年前就計畫要去,但是因爲颱風而沒能去成的「 雲ノ平 」,以及有「 日本第一遠的溫泉 」之稱的秘湯「 高天原溫泉 」泡湯。然後還走了去年因為天氣惡劣而沒能走的「 裏銀座縱走路線 」下山,完成這趟縱橫黑部源流域,總距離50幾公里的溪流登攀和登山旅行。 黑部川 (日語:黒部川/くろべがわ)是日本富山縣東部的一級河川,為黑部川水系的本流,它被列為富山縣的七大河流之一,其他六條河流分別是片貝川、早月川、常願寺川、神通川、莊川和小矢部川。 黑部川 大部分蜿蜒於深山內,形成十分陡峭的黑部峽谷,如果想親身感受黑部峽谷的壯闊,走一趟 下ノ廊下 和 水平步道 ,絕對是畢生難忘的體驗。 下圖為黑部川水系流域的示意圖,從海拔2924米的 鷲羽岳 降下的的最初的一滴水,流經 奧ノ廊下 、 上ノ廊下 、 下ノ廊下 ,並匯聚了黑部山區眾多支流的溪水後,向北奔流而下,然後流入富山灣,最後進入日本海。 下圖是這趟山旅所進行的溪流登攀(沢登り)的區域,包括 赤木沢 、 五郎沢 、 祖父沢 等黑部川支流,主要位於黑部川的源頭,尤其是赤木沢,更有著「 日本第一美溪 」之稱號。 黑部源流…這幾個字對登山者來說有著特殊的魔力。人跡罕至的秘境,峽谷綿延的 上ノ廊下 ,激流沖刷岩石的 下ノ廊下 ,源頭的雲ノ平瑞士庭園等。在這黑部源流的一隅,一條溫柔的小溪緩緩流入。赤木沢與黑部川本流交匯處的絕美景色,展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麗,在陽光照耀下的溪流和深潭,呈現出豐富的色彩變化,其美景宛如天國一般。 下圖是我這趟五天四夜的山旅,所行經過的整個路線(使用 YAMAP 紀錄),從富山縣的 折立登山口 入山,溯行黑部源流域的多個溪流(黑部川上游的支流),並順訪 雲ノ平 和 高天原溫泉 後,再走 裏銀座縱走路 ,由高瀨湖下山,總距離約53.6公里(不過在 Sports Tracker 上面的紀錄卻是63.3公里,不知道哪個才是正確的)。 這趟山旅的途中,依序住宿 藥師沢小屋 、 黑部五郎小屋 、 雲ノ平山莊 、 水晶小屋 ,這些都是以前沒有住過...

Aug 2025【新北金山】循竹子山古道(前段)造訪阿里磅瀑布|陽明山第一大瀑布|冷門山徑

圖片
週末本來想去新竹五峰走個中海拔步道,早上起來查了天氣預報有午後雷陣雨的可能性,只好作罷,改前往新北萬里,去造訪去年就曾想去,但還沒機會去的 阿里磅瀑布 。 阿里磅瀑布 ,當地人稱滴 水仔崁 ,位於 竹子山 半山腰,海拔高度660公尺, 阿里磅溪 上游,高度落差約40幾公尺,為 陽明山國家公園第一大瀑布 ,一般是由 竹子山古道 前往。 竹子山古道 的登山口,位於 倒照湖49號民宅 後面(Google導航目的地設為 竹子山古道 即可抵達),從金山市區走陽金公路,至3K附近的重光地區, 右轉「北25鄉道」,前行約5公里,即可抵達。民宅前方的空地可以停車。 竹子山古道 沿途生態豐富,但位於潮濕氣候區,秋冬季節午後容易起霧,且路面可能濕滑,建議穿著防滑登山鞋前往。 阿里磅瀑布 位於 陽明山國家公園 內,每當冬季豐水期時,可以看見瀑布從懸崖頂端傾瀉而下,氣勢磅礡且壯觀!阿里磅瀑布是岳界前輩林宗聖先生,於民國84年(西元1995年)溯阿里磅溪左股時意外發現的。「阿里磅」是當地的地名,平埔族語,原意不詳。 從民宅旁的梯田石板步道前方可看到那美麗、具有錐型火山口的 磺嘴山 ,右前方為 竹子山 ,左方還可遠眺優美的北海岸風景及基隆嶼。由登山口至阿里磅瀑布原路往返,全程來回約6.3公里,屬於低難度的健行路線,可以原路往返,也可以走O型路線。 今天下午1點左右,抵達倒照湖49號民宅,從網路上別人的航跡看來,往返需要3到4小時,還拔爬升約340公尺。今天天氣看起來沒問題,就算走慢一點,晚點下山應該也沒什麼問題。帶了兩瓶飲料跟一塊牛角麵包輕裝出發。 古道前半段,到石砌土地公廟前,都是行走在不透風的樹林和竹林中,雖然今天沒有大太陽,但一路走來仍是汗流浹背。大約一小時抵達 土地公廟 ,古樸的石砌廟宇門面上,刻著耳熟能詳的兩行廟聯「 白髮知公老 黃金賜福人 」,這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土地公廟常見的廟聯字句。 在廟前休息10分鐘後續行,這裡似乎有左右兩條岔路,左邊的山徑好像可以前往竹子山北峰,右邊山徑則是前往阿里磅瀑布,我取右側山徑而上。 爬了一小段爬坡後,山徑變得稍微平坦好走,也沒有剛才走來時那樣的悶熱感了,繼續前行,途中有岔路可以循竹子山古道前往竹子山北峰。 續行約半小時,途中經過一些竹林的拓墾遺跡,越過幾處乾溪溝,最終抵達 阿里磅瀑布 。阿里磅瀑布兩側的岩壁相當壯觀,跟同樣位在陽明山的 楓林瀑布...

試玩一下 Google 推出的 Gemini 2.5 Flash Image 圖像生成模型

圖片
Google 今天正式推出內部代號為「奈米香蕉」(nano-banana)的圖像生成模型 Gemini 2.5 Flash Image ,標誌著其在圖像生成與編輯領域的強勢回歸。 Gemini 2.5 Flash Image  模型有4個主要特色,包括能讓同一人物或產品在不同場景中保持外觀一致的角色一致性;讓用戶以自然語言指令精準修改圖像,例如模糊背景、去除污漬,甚至是改變姿勢;多圖融合能力允許開發者可將多張圖像合成,輕鬆將物件放入新場景;還能整合世界知識,理解手繪圖表及教育應用,處理複雜的編輯需求。 新模型可透過 Gemini API 與 Google AI Studio 使用,定價為每百萬輸出 Token 收費 30 美元,由於每張圖像約需要 1,290 個 Token,平均每張圖像約 0.039 美元。 這使得 Gemini 2.5 Flash Image 成為那些將 AI 圖像能力整合到自身產品或服務中的企業的理想選擇,其低成本優勢能夠支撐大規模的商業應用,而不必擔心高昂的 API 費用。同時,所有生成與編輯的圖像都將附帶 SynthID 數位浮水印,確保了內容的透明度與可追溯性。 在市場策略上,Google 並未試圖與 Midjourney 或 DALL-E 3 等既有強敵直接在消費者社群層面競爭 。相反,該公司採取了以 API 為導向、深度整合的策略,將 Gemini 2.5 Flash Image 的能力嵌入主流專業應用程式,如 Adobe Firefly 、 Adobe Express 和 Figma 等 。 稍早在 Vertex AI Console 上面玩了一下,文生圖的速度挺快的,跟早期用 Stable Difussion 來生成圖片的速度相較之下,算是很快了(最慢10秒內都能生成圖片)。而它生成的圖片品質,跟早期使用 DALL·E 產生的圖片效果相比,已經明顯成熟許多。 但有時送出prompt後會無法生成圖片,且頻率不低。有時也會有部分背景沒有修改到的狀況,頻率也不低。總體來說,Gemini 2.5 Flash Image 的文生圖效果,還不到完美,但也算堪用了。 下面是使用 Gemini 2.5 Flash Image 生成圖片的效果

文章列表

Contact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