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2的文章

Jan 2025【日本東北】溫泉三昧之旅④ 在大雪飄落的雪國,追尋秘湯之宿與極上美食(福島~探訪豬苗代湖、磐梯山、會津若松城&千年古湯 蘆之牧溫泉)

圖片
今早6點半起床,準備7點去使用昨天事先預約好的貸切露天風呂,這是「御宿萬葉亭」的名物,每一組住宿客人可以免費使用40分鐘。庭園裡的半露天的風呂,有兩個浴缸,一次只能容納最多三個人同時使用,左邊圓形的浴缸水溫很高、右邊橢圓形的浴缸水溫較低。雖然旅館裡面也有露天浴池,但是早晨享受一下這個庭園裡的露天風呂,也是一種特別的享受。 細密的雪花輕輕飄落,落在庭園的樹木和灌木叢上,覆蓋上一層柔軟的白色。原本翠綠的植物,此刻都披上了銀裝,枝條低垂,彷彿在向雪國的冬天致敬。 遠處的樹林,也都被白雪覆蓋,形成一片靜謐的雪白世界。偶爾,一陣微風吹過,樹枝輕輕搖晃,雪花便如柳絮般飄落,在空中舞動。我泡在熱氣氤氳的溫泉浴池中,早晨的寒意逐漸消散,而欣賞著這如詩如畫的雪景,身心都得到了徹底的放鬆。 聽聞中之澤溫泉的溫泉源自百年前的一場驚天動地的災難,根據我在旅館裡看到的白板資料,那場災難就發生在西元1888年,也就是明治21年的7月15日。某天的夏日清晨,本應是寧靜祥和的,卻被一連串不祥的預兆打破。從幾天前開始,大地就隱隱作祟,到了7點左右,地鳴聲愈發劇烈。早上7點45分,一陣劇烈的搖晃襲來,還沒等眾人回過神,便聽到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只見磐梯山的方向升起了一根巨大的柱狀物! 這根由岩石、土壤和水蒸氣組成的巨柱,扶搖直上,直衝雲霄,那景象,簡直就像是電影裡的末日場景!據說當時的景象如同「日食」發生一般,天地瞬間陷入一片黑暗。緊接著,夾雜著火山灰和被岩漿加熱的水蒸氣的「熱雨」傾盆而下,這場「熱雨」引發了大規模的土石流,不僅摧毀了沿途的村莊,更將河流截斷,形成了三個新的堰塞湖。而這三個湖泊,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檜原湖、小野川湖和秋元湖。 白板上那張手繪的「會津磐梯山爆發」示意圖,生動地還原了當年的場景。磐梯山被炸掉了一大塊,山腳下的村莊被夷為平地,原本流淌的河流被截斷,形成了三個巨大的湖泊。這幅景象,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威力,也對當年受災的民眾感到深深的同情。 然而,這場災難卻也孕育出了新的生命——溫泉。白板上寫著:「中之澤溫泉,從江戶時代開始就是湯治場」。據說,這裡的源泉來自安達太良山的火山口,直線距離約7公里。沼之平地區在過去還是人們採集硫磺的地方,這裡出產的硫磺純度高達99%,品質極佳。 這裡的溫泉,屬於酸性泉,自古以來就以其強大的療效而聞名。泉水源自地下水與天水、加上活躍的火山活動交互影響的...

幾本好書推薦:十月份的閱讀清單

圖片
山的世界 最近,日本的登山界出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就是登山的人口突然急遽地增加了。有人甚至因此認為登山活動將再度蔚為流行。而事實上,現在日本的登山人口也號稱有五百萬到六百萬之多。這麼說來,日本的確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登山大國。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就是登山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幾乎看不到年輕人。這個現象在二、三十年前其實還沒有出現。相反地,過去一提到登山運動,幾乎全是年輕人的天下。尤其是需要消耗掉大量體力的攀岩和需要背負沈重行囊的縱走等等,更被認為是只有年輕人才有辦法勝任的活動。然而,曾幾何時從事攀岩活動的中老年人也已經屢見不鮮。而且不只是日本的高山,遠征喜馬拉雅山挑戰的中老年人也不在少數。 像這樣,登山的人口增加、中老年人活躍於名山百岳上的姿態固然可喜,但還是有一些隱憂,令人無法打從心底覺得高興。其中最令人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幾座特定的名山被眾多的登山客大舉入侵之後,所引發的生態問題。事實上,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客所留下的垃圾與排泄物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問題。此外,很多珍貴的高山植物也因為登山客的無情踐踏而出現了瀕臨絕種的危機。 此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年輕人近幾年來都不去爬山,所以日本人也因此漸漸地遠離了大自然。日本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所以登山、健行對於日本人來說應該是一種再自然也不過的活動。藉由親近大自然,青少年的身心也得以健全地發展,但是當年輕人不再熱衷於登山運動之後,自然也就不再有機會去親近大自然了。 這種年輕人不再熱衷於登山運動的現象,也為自然研究的領域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本來日本的自然科學家裡面,有很多研究員就是透過登山、健行等活動去接觸大自然,從而步上野外科學的研究道路,然而近幾年來,像這樣的研究員卻顯著地減少了。年輕人遠離山林的現象,或許正印證了現在他們「遠離科學」、「遠離理科」的現象。就連研究野外科學的第一線也大聲疾呼其後繼無人的困擾。 那麼追本溯源,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年輕人逐漸地遠離山林呢?又是什麼理由,使得中老年人之間興起了登山的熱潮呢?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有著什麼樣的魅力?生活在山裡面的人們,其文化與生活方式又有哪一些有別於平地人的特徵呢? 本書的目的就在於解開這些謎題。因此本書的內容網羅了與山有關的各種知識,從登山到山的科學與文化、生活、環保等等,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可以稱得...

2012.10.20 秋風感じて。中級山的挑戰~松鶴部落登八仙山(谷關七雄之首)

圖片
八仙山 ,位於台中縣平鄉,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屬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管轄。山頂標高2366M,為雪山山脈白姑大山向西延伸之山頭,也是中部中級山「 谷關七雄 」之首,亦為舊版小百岳之一,編號045號。其山頂寬闊但沒有展望,有顆二等三角點(No.1547),原本另有一棵山字森林三角點。日據時期此山因標高約八千日尺,原打算命名為「八千山」,日語發音八千近似八仙,所以後來改用較為典雅的「八仙山」來命名。攀登八仙山其實還可以順訪「 佳保台山 」,此山海拔1406公尺,位於台中縣和平鄉谷關,山頂有三等三角點(No.6406),佳保台山為八仙山向北延伸之支稜,剛好位於八仙山登山步道1.6k叉路旁約7分鐘路程,但很可惜此次我們並沒有順道前往。 八仙山早在日據時代即被選為「 台灣八景 」之一,由「佳保台」可乘纜車空中俯視八仙山全景;當年因盛產紅檜、肖楠、扁柏;因此與阿里山、太平山並稱「 台灣三大林場 」。昔日峰頂有瞭望台,展望絕佳,可遠眺日月潭、守城大山、有勝山等。八仙山是台灣過去重要林場之一,因此步道上留有許多伐木遺跡,平整的林道即是當年連輸木材的鐵道。 八仙山傳統路線的登山口位於森林遊樂區內的「靜海寺」旁,到山頂的三角點落差將近1,400m,路程只有短短的6K,陡峭山路令人難忘。而另一登山路線可由松鶴部落起登,可省去八仙山森林遊樂區的入園費用,唯此登山路線山徑原始,至山頂的高度落差約1,650m,單程短短8K,來回含休息時間需近9個小時,是具有挑戰性的登山路線,松鶴線最終會接到傳統步道的3K處,再由此攻八仙山。步道沿途大多是走在二葉松林中,不容易曬到太陽,空氣也出奇的好,植被由常綠闊葉林進入四季變化明顯的針闊葉混合林,四季景色繽紛多變。路徑上佈滿柔軟的落葉和松針,彷彿走在天然的地毯上,行走間不時還可以聞到檜木的香味,是一條健行的好路線。若有時間和體力,還可進行八仙山連稜東八仙山O型走,以及八仙山唐麻丹山連稜大O型走,惟沿途都沒有水源,必需自備足夠的飲用水上山。 山友們把環繞谷關(大甲溪谷)的七座主要山峰,命名為「 谷關七雄 」,谷關七雄的排名是以整座山的爬升高度來排名,八仙山主峰海拔2,366公尺,爬升高度為1366m(森林遊樂區起登),所以被選為股關七雄之首。 【谷關七雄老大】八仙山 H2366M 【谷關七雄老二】馬崙山 H2305M 【谷關...

文章列表

Contact

名稱

以電子郵件傳送 *

訊息 *